七下1.邓稼先 教学设计.docx

七下1.邓稼先 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4/NUMPAGES4

教学设计

课题

1.邓稼先

课型

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

学习者分析

经过上节课学习,学生已了解文章大致内容,但对人物精神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在分析复杂情感和体会作者写作意图方面存在困难。七年级学生形象思维活跃,但抽象思维尚在发展,对科学家的事迹有一定兴趣,渴望深入了解其背后的精神力量。

学习目标确定

1.?能精准概括邓稼先的主要事迹,深入分析其精神品质,80%以上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发言中能准确阐述。

2.?体会作者对邓稼先的情感,学习对比、衬托等表现手法,65%以上学生能在赏析语句时准确指出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3.?感受邓稼先的伟大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使命感,85%以上学生能在课堂交流中表达对其精神的认同和感悟。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深入理解邓稼先的精神品质,掌握对比、衬托等表现手法。

难点:体会作者复杂深沉的情感,理解在特殊历史背景下邓稼先精神的时代意义。

学习评价设计

1.?课堂提问:提出关于人物事迹、精神品质、表现手法的问题,依据学生回答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评价,回答准确完整得3分,部分正确得2分,错误较多得1分。

2.?小组讨论表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观点贡献和合作能力,积极参与、观点有价值、善于合作得4分,表现一般得2-3分,参与度低得1分。

3.?课堂练习:布置赏析语句、分析人物形象的小练习,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答案准确、分析全面得5分,部分正确得3-4分,错误多且分析不深入得1-2分。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

教师活动1

教师导入:上一节课,我们通过文中记叙的事件初步感受了邓稼先的朴实性格和高尚品质;课后,同学们还搜集整理了关于邓稼先的许多资料。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交流展示。

学生活动1

小组推荐代表,全班展示。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全班集中交流展示关于邓稼先的补充资料,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立体地把握邓稼先的精神品质,更好地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为后面的教学作准备。

环节二:

教师活动2

1.师:通过大家的展示,我们被邓稼先心系国家、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所感动。那么,同为著名物理学家的杨振宁,又是如何来评价自己的好友邓稼先的呢?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深入研读课文,进一步了解邓稼先。

(1)研读课文,找出文中引文。

师: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应该注意到了作者杨振宁先生在写作这篇人物传记时,引用了大量的引文,我们先把它们找出来。

(2)分析引文的作用。

师:作者杨振宁在写作这篇人物传记时,为什么要用到这些引文?

出示:《吊古战场文》译文

广阔啊!旷野无边无际,辽远而不见人烟。河水弯曲环绕,远处无数的山峰重叠交错。阴暗凄凉,寒风悲啸,日色昏暗。飞蓬断落,野草枯萎,寒气凛冽,好像降霜的早晨。鸟儿飞过而不肯落下,野兽快步奔跑失群。亭长告诉我说:“这儿就是古代的战场!不时有部队在这里覆没。时常有鬼哭的声音,每逢阴天就会听到!”

出示:中国男儿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出示: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学生活动2

预设引文集中在课文的五、六两个部分。第五部分引用了《吊古战场文》和“五四”时代的一首歌,第六部分引用了电报与书信的内容。

预设引用《吊古战场文》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说明邓稼先工作条件的艰苦,从而突出邓稼先坚韧执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把读者带入中国历史的深处,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

预设(1)引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歌词“中国男儿”中的“男儿”指的是“要将只手撑天空”挽救国家命运的男子汉,他有着为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这就是典型的中国男儿,这首歌其实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

(2)这首歌与课文第一部分照应,把邓稼先的贡献置于中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背景中,来凸显邓稼先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3)作者用这首歌,表达了对邓稼先的赞扬、崇敬之情。

预设(1)作者从朋友的角度赞扬邓稼先忠诚纯正、无私奉献的品质,以及他对国家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作者回忆了他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