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简述火灾的分类、等级和发生的原因。
火灾的分类:根据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4968-2008),火灾根据燃烧物质的类型和特性分为以下六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锂等金属火灾。
E类火灾?(带电火灾):指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发电机房、变压器室、配电间、仪器仪表间和电子计算机房等在燃烧时不能及时或不宜断电的电气设备发生的火灾。
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火灾的等级:火灾等级通常根据火灾造成的人身伤亡、受灾户数和直接财产损失等因素,由低到高一般划分为:
一般火灾
较大火灾
重大火灾
特别重大火灾
火灾发生的原因:
电气原因:如电线老化、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电器设备故障、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等。
用火不慎:如乱扔烟头、在禁火区吸烟、儿童玩火、燃放烟花爆竹不当、明火作业(如焊接)违反操作规程、炉灶使用不当等。
生产作业不当:如违反操作规程、设备故障、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善等。
自燃:某些物质(如磷、油浸棉纱、煤堆等)在适宜条件下,无需外界火源作用,依靠自身内部发生的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而自行发热燃烧。
雷击:雷电直接击中可燃物或通过导体引燃可燃物。
静电:静电放电产生的火花引燃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
2.简述燃烧的3个必要条件。
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通常被称为“燃烧三要素”:
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例如木材、纸张、汽油、天然气、氢气等。可燃物是燃烧过程中的物质基础。
助燃物(氧化剂):能够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或氧化剂。最常见的助燃物是空气中的氧气。没有助燃物,可燃物即使达到着火点也无法燃烧。
引火源(着火源/温度):指能够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开始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引火源必须具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热量,才能使可燃物达到其着火点。常见的引火源有明火、高温表面、电火花、化学反应热、雷击、静电等。
3.简述火灾形成过程的3个阶段及各阶段的特征。
建筑内火灾的形成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显著的特征:
初起阶段(或称初期阶段、点燃阶段):
特征:
燃烧范围小:火灾通常局限于最初着火的物体或小范围内。
火焰面积不大,烟气流动缓慢:燃烧产生的热量较少,火焰不旺,烟气上升速度和扩散速度相对较慢。
室内温度较低,但局部温度高:靠近燃烧物的区域温度较高,但整个室内的平均温度上升不明显。
氧气充足:此时室内氧气含量仍然较高,能够支持燃烧。
火势发展相对缓慢:燃烧速度和蔓延速度相对较慢。
易于扑救:这是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机,如果发现及时、方法得当,可以用较少的人力和灭火器材将火扑灭。
发展阶段(或称全面发展阶段、猛烈燃烧阶段):
特征:
燃烧面积迅速扩大:火势迅速蔓延,引燃周围可燃物,燃烧范围急剧扩大。
火焰猛烈,烟气弥漫:燃烧释放大量热量,火焰高度和强度显著增加,产生大量浓烟和有毒气体,能见度急剧下降。
室内温度急剧升高:整个室内空间温度迅速上升,可能发生“轰燃”(Flashover)现象,即室内所有可燃物表面同时被点燃。
氧气消耗快:燃烧消耗大量氧气,室内氧气浓度逐渐降低。
出现热对流和热辐射:强大的热气流和热辐射加速了火势的蔓延。
扑救难度大:此阶段火势凶猛,扑救难度和危险性大大增加,人员难以靠近火源。
衰减阶段(或称熄灭阶段、燃尽阶段):
特征:
可燃物耗尽或减少:由于长时间燃烧,室内可燃物大部分已被烧毁或烧尽。
燃烧强度减弱,火焰逐渐减小或熄灭:随着可燃物的减少,燃烧速度减慢,火焰高度降低,直至熄灭。
室内温度逐渐下降: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少,室内温度开始下降。
烟气量减少,但仍有危险:虽然火焰可能熄灭,但仍可能存在大量有毒气体和高温环境,以及阴燃现象。
建筑物结构可能受损严重:长时间高温作用可能导致建筑物结构破坏、承重能力下降,甚至倒塌。
主要工作是防止复燃和清理火场:此阶段灭火工作的重点是彻底清除残火,防止死灰复燃,并进行火场勘查和清理。
4.常见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水的灭火机理是什么?
常见灭火的基本方法:灭火的基本原理是破坏燃烧的必要条件,阻止燃烧的继续。常见的灭火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冷却法: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物上,或者将燃烧物浸入灭火剂中,使其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停止燃烧。这是最常用的灭火方法,例如用水扑救固体火灾。
窒息法:阻止空气(主要是氧气)进入燃烧区,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