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七章 课时39 气象灾害 讲义.docx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七章 课时39 气象灾害 讲义.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体系架构]

[基本概念]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寒潮、台风;地震(震级、烈度、震中、震源深度、等震线、震中距、震源)、滑坡、泥石流。

[基本原理]洪涝灾害形成原因;滑坡形成机制、泥石流形成条件。

课时39气象灾害

1.洪涝灾害

(1)概念

①洪水灾害:指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

②雨涝灾害:指由于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积水、淹没的现象。

(2)分布与危害

思考影响洪涝灾害灾情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自然因素:自然灾害本身的强度大小。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越大。

2.干旱灾害

思考我国东部季风区为什么旱灾频发?

答案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不稳定的降水是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

3.寒潮

概念

寒潮是自极地或寒带向较低纬度带侵袭的强烈冷空气活动

标准

受冷空气侵袭,24小时内降温10℃以上(或48小时内降温12℃以上),同时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

过程

寒潮前锋经过时,短期内气温急降,气压骤升,并伴有大风,常有雨或雪

前锋过境后,若天气晴朗、风力微弱,则常有冰冻和霜出现

分布

规律

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晚秋到早春时节

危害

种植业:急剧的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

畜牧业:暴风雪掩埋牧草,造成“白灾”

交通、通信: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

思考试分析寒潮的益处。

答案寒潮能够带来降水,缓解冬季旱情;低温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壤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

4.台风

概念

台风是发生在北太平洋西部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

形成

洋面温度超过26.5℃的热带、副热带海洋,近洋面气温高,大量空气膨胀上升,近洋面气压降低,外围空气补充流入上升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气流旋转;上升气流温度降低,水汽凝结,释放大量的热量,又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近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猛烈,最后形成台风

移动方向

台风形成后,常自东向西或西北移动;进入中纬西风带后,转向东或东北方向

危害

狂风: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

暴雨: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

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影响我国的台风

地区:主要源于西北太平洋,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时间:多发于夏秋季节,7~9月最频繁

思考台风有哪些“功劳”?

答案带来丰沛的淡水资源;台风带来的巨大的能量流动使地球保持着热平衡;缓解局部地区的高温天气。

1.洪涝灾害

(1)形成原因

(2)引起洪灾的主要洪水类型

类型

时空分布

成因分析

暴雨

洪水

4~9月;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台风、锋面等引起,降水多且集中;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人类活动不合理

融雪

(冰)

洪水

4~5月融雪洪水,7~8月冰川融水;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区

随气温升高,积雪、冰川融化形成洪水

冰凌

洪水

初冬和初春,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以及松花江部分河段

初冬时下游河段先封冻,初春时上游河段先解冻,而高纬度的下游河段仍封冻,上游河水和冰块堆积在下游河床,形成河坝,由于大量冰凌阻塞形成的冰塞或冰坝拦截上游来水,导致上游水位上升

(3)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

①工程性措施

可从拦洪、蓄洪、行洪、分洪、泄洪等方面思考,具体要求是:

上游

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中游

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分洪工程

下游

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完善排涝设施

但治理黄河还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相结合,治理长江还要与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游退耕还湖结合起来。

②非工程措施

加大监测和预报的科研投入,建立洪水预警机制;加强洪涝灾害的管理;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落实居民撤离应急预案;宣传教育;推行防洪保险等。

2.我国旱灾的主要类型、分布及成因

旱灾类型

分布地区

旱灾成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春旱

东北和华

北地区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而雨季未到,降水稀少

春季正值东北农作物播种期和华北冬小麦返青时节,需水量大

伏旱

江淮

地区

7、8月,雨带北移,该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出现持续性高温晴朗天气,形成伏旱

作物生长、城市用水需求量大

夏秋

连旱

华南

地区

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雨带北移,降水少

工农业用水量大

冬春

连旱

西南

地区

冬春季节,受云贵高原阻挡,阴雨天气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北部地区,而南部地区降水少

农作物的生长需水量大;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胡一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