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docVIP

昆明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昆明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70分

姓名: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判断题

计算题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xx分钟收取答题卡

阅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共5题,共25分)

1、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鳣似蛇,蚕似蠋②人不能自止于足③而亡其富之涯乎④曩者使女狗白而往⑤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⑥秦西巴弗忍而与之

A.①②④⑥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D.②④⑤⑥

2、下列关于《红与黑》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连聪颖过人,精通拉丁文,在19岁那年被聘为维立叶尔市长孩子们的家庭教师。

B.瑞那夫人见到腼腆的于连后,就消除了孩子们会因功课不佳而被他训斥的思想顾虑。

C.在玛娣儿特的主动示爱下,于连在深夜借助长绳爬进了她卧室,两个人开始了交往。

D.瑞那夫人受了枪伤后并没有死,在身体稍好后,就买通了狱吏,让于连在狱中免受虐待。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专家呼吁人们不要暴饮暴食,否则身体过于肥胖就会尾大不掉,影响日常生活。

②深圳山体滑坡致一工业园多栋楼被埋,59人失联,当地医院已严阵以待,充分做好救援准备。

③他的一席话真似暮鼓晨钟,发人深省,让我感觉到做人不能只想着自己,应该怀有一颗博大之心。

④时光荏苒,不觉已离开故乡三十载,两鬓霜染,马齿徒增,而故乡早已脱胎换骨,焕发出迷人青春。

⑤坚守基层的“盲警”罗建,获得了2016年3月“最美巴渝·感动重庆月度人物”,对于这份意料之外的不虞之誉,他倍感荣幸。

⑥改革面前,每名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要多些反躬自问:是不是遵守了政治纪律,有没有“妄议中央”的现象,有没有对改革方案指手画脚,有没有传播政治谣言。

A.①③⑥B.②④⑤C.③④⑥D.①②⑤

4、下面是一位古诗词爱好者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所作的一首七律,请运用律诗相关知识,将所给四句诗填写在横线上,使之成为一首完整的七律诗。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每逢佳节更情衷,。

,。

,政出和谐方大同。

香茗品来夸未尽,家山习习又清风。

①快意常如秋月满②心多自信得宽广③寒霜不减一旗红④小字云笺记岁丰

A.①③④②

B.④②①③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重庆山城,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B.财政部领导强调,近年财政收入不断迈上新台阶,但远未到敞开花钱的时候,仍需要精打细算,财政资金要“好钢用在刀刃上”,把有限的钱投入到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去。

C.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D.老王虽说已经退休了,但他精力充沛,在许多事情上都显示出他是个年富力强的人。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骨卜辞是商周时期人们占卜时把与该次占卜有关的信息刻写在甲骨背面而产生的。由于甲骨上的书写空间极为有限,卜辞不可能长篇大论,因此其“文学性”和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极有限的。但无论如何,甲骨卜辞确实已体现出很高的书写水准。青铜器铭文与甲骨卜辞皆为中国早期特种书写的经典范本,但二者又有不同。青铜器尤其是青铜礼器在当时异常贵重,因此铜器上的书写就需有特殊价值。后世的铭文篇幅很长,而且一些标记性文字,如主人称谓等出现在显眼位置,说明它已具备特殊的功能与价值。

铭文的这种功能应与书写者的创作意图密切相关。如果我们只关注文本层面,会发现商代铭文与甲骨卜辞有很多相似性。例如,它们的典型格式都以干支开头,都有配合某种仪式的叙述模式,内容多具宗教神秘性等。但若深入探讨其创作意图,就会发现二者的本质区别。卜辞的创作实际是不自由的,它必须完全依附于占卜仪式,仪式有什么,卜辞就写什么,只能删减不能增多,也不能变换顺序或进行夸张、虚构,更不能记不相关的内容。铭文最初也依附于铜器,比如要说明铜器的主人、用途等,但从商晚期开始,这类内容所占篇幅减少,有时候还可省略,再后来,铭文重心便完全集中到叙事上。与甲骨卜辞不同,铭文体现出多种创作意图,这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海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襄都区知海钢琴谱翻译服务部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502MABQPRQ2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