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本章目录第一节《广韵》声母与普通话声母的比较第二节《广韵》韵母与普通话韵母的比较第三节《广韵》声调与普通话声调的比较
第一节《广韵》声母与普通话声母的比较一、《广韵》声母的演变第一,全浊声母清化。第二,唇音分化。第三,舌上音与正齿音合流。第四,齿头音和牙音的细音合流。第五,零声母范围扩大。
具体演变(一)唇音:帮母、滂母、并母等(二)舌音:端母、透母、定母等(三)齿音:精母、清母、从母等(四)牙音:见母、溪母、群母等(五)喉音:影母、晓母、匣母等
举例——唇音(滂母)
举例——舌音(端母)
举例——齿音(清母)
二、普通话声母的来源普通话共22个声母(包括零声母),中古来源(节选举例)如下:声母来源[p]帮母和并母仄声[ph]滂母和并母平声[m]明母[f]帮母、滂母和并母[t]端母和定母仄声[th]透母和定母平声[n]泥母和娘母[l]来母[k]见母一等、合口二等、梗摄开口二等、通止蟹宕合口三等、蟹摄合口四等和群母通止宕合口三等仄声。[kh]溪母一等、合口二等、蟹梗开口二等、通止宕合口三等、蟹摄合口四等和群母止宕合口三等平声。
补充:普通话的声母
第二节《广韵》韵母与普通话韵母的比较VS
一、《广韵》韵母的演变第一,韵基大幅度合并。宋代出现的十六摄大体反映了韵基合并的趋势。第二,同一韵摄中,重韵合并,一、二等韵合并,三、四等韵(包括重纽三四等)合并。第三,有些韵摄进一步合并:宕、江合并,山、咸合并,臻、深合并,曾、梗、通合并,蟹摄细音并入止摄。第四,韵尾m变为n。第五,入声韵尾p,t,k消失。第六,介音由开合、四等演变为开、齐、合、撮四呼。主要变化
同摄的韵,韵基的演变基本一致。掌握了韵基的演变,再结合等、呼的条件就可以推出韵母的演变。
《广韵》韵母演变的详细情癋(一)通摄通摄包括“东董送屋、冬宋沃、锺肿用烛”三个韵系,11个韵。(二)江摄江摄只有“江讲绛觉”一个韵系,四个韵(三)止摄止摄包括“支纸蜫、脂旨至、之止志、微尾未”四个韵系,12个韵。(四)遇摄遇摄包括“鱼语御、虞闒遇、模姥暮”三个韵系,九个韵
(五)蟹摄蟹摄包括“齐荠霁、祭、泰、佳蟹卦、皆骇怪、夬、灰贿队、稵海代、废”九个韵系,19个韵。(六)臻摄臻摄包括“真轸震质、谆准?术、臻栉、文吻问物、欣隐焮迄、魂混訬没、痕很恨”七个韵系,25个韵(七)山摄山摄包括“元阮愿月、寒旱翰曷、桓缓换末、删潸谏鎋、山产鑯黠、先铣霰屑、仙线瞃薛”七个韵系,28个韵(八)效摄效摄包括“萧筱啸、宵小笑、肴巧效、豪鰑号”四个韵系,12个韵
(九)果摄果摄包括“歌哿箇、戈果过”两个韵系,六个韵(十)假摄假摄只有“麻马祃”一个韵系,三个韵。(十一)宕摄宕摄包括“阳养漾药、唐荡宕铎”两个韵系,八个韵(十二)梗摄梗摄包括“庚梗映陌、耕耿诤麦、清静劲昔、青迥径锡”四个韵系,16个韵
(十三)曾摄曾摄包括“蒸拯证职、登等嶝德”两个韵系,八个韵(十四)流摄流摄包括“尤有宥、侯厚候、幽黝幼”三个韵系,九个韵(十五)深摄深摄只有“侵寝沁缉”一个韵系,四个韵(十六)咸摄咸摄包括“覃感勘合、谈敢阚盍、盐琰硊叶、添忝帖、咸錴陷洽、衔槛砲狎、严俨酽业、凡范梵乏”八个韵系,32个韵
二、普通话韵母的来源普通话共38个韵母,中古来源如下(节选举例):
补充:普通话的韵母
注意:1、注意将普通话韵母的来源与《广韵》韵母演变结合2、注意将普通话韵母的来源于普通话声母的来源进行比较学习3、注意多结合古文实例进行研究性学习
第三节《广韵》声调与普通话声调的比较
分析上图:从表3—2可以看出(1)普通话的阴平来自古清声母平声字和部分清声母入声字(2)普通话的阳平来自古浊声母平声字、全浊声母入声字和部分清声母入声字(3)普通话的上声来自古清声母、次浊声母上声字和部分清声母入声字(4)普通话的去声来自古去声字、全浊声母上声字、次浊声母入声字和部分清声母入声字
调值的演变?中古汉语声调的准确调值,永远会是一个无解之迷,不同时代,不同方言,都只是在保持调类的对应,而不是维持调值的准确性。就如同,你的家乡话,城里的方言和乡下的方言,同一个调类的调值都可能不同。
既然无法知道准确的调值,从简化和易于学习的角度,我们只需要得出每个调类的大体调值。也就是平上去分别大致为平、上升、下降。同时,没必要去人为刻意区分清浊声母带来的调值不同,因为那是声母清浊的伴随现象,只要你正确发出了浊音声母,声调自然会低一些,即便不会低一些,也清晰地用声母作出了区分。
学习新的声调是很困难的,既然不需要掌握准确调值,那么,将以上三个声调与您的母语方言,或者普通话的声调耦合,是最明智的做法。一方面学起来很快,另一方面,不会象网上那些音视频那样阴阳怪气,更加自然(你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