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2
《声声慢》教学设计
陆绾一
一、学习目标
1.诵读词作,把握词作内容
2.赏析诗歌意象和情感
3.鉴赏词作的艺术手法
二、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在中国宋代史上,有一位伟大词人,她的人生被称为“一生诗情画意,半世颠沛流离”,她的词被赞誉为“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到须眉”,你知道她是谁吗?(学生自由说)对了,她就是,词苑奇葩、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的词——《声声慢》。
(二)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李清照,字玉漱,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所作之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2)李清照生平大事记
1084年: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
1103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愉。
1127年:金灭北宋。
1129年:丈夫赵明诚孤身赴任,染病去世,终年49岁。
1131年: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后离婚。
约1155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孑然一身,离开人世。
明确:没有人知道她到底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根据课下第①个注释可知,《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后晚年的作品。从李清照的生平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她经历了亡国之痛——丧夫之悲——漂泊之苦,正是在此情形下,她在词中写下了自己的无限愁思。
(三)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诗歌吟诵,初步感知词意
【任务1】诵读词作,把握节奏,初步体会情感。
播放范读音频,在听的过程中,注意个别字的读音与朗读节奏,做好标注。
明确:凄戚
请大家一齐诵读《声声慢》,尝试将词人的情感读出来。
【任务2】请找出本词的词眼。
在一首词中,最重要的就是词眼,即最精彩、最具关键性、能够奠定全文情感基调的字或句子。
请大家结合课文注释,理解内容,找出词眼并圈出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一片凄惨悲戚的氛围。)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忽暖忽冷,天气变化无常的时候,最难调养身体。)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喝了几杯淡酒,怎么能抵挡得住傍晚的寒风紧吹?)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当年为我传递书信的旧日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凋零殆尽,如今还有谁忍心去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守着窗前,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
这个“守”字写得十分准确,因为独自一人倚着窗口才能用“守”。也只有心存愁绪的人,才会觉得时间漫长。李清照在这万般难熬的愁苦中,感到度日如年,从而发出了无声的慨叹:怎样才能熬到天黑呀。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是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样(凄清)的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概括得尽呢?)
明确:词眼是“愁”。
引导:李清照通过一个“愁”字直抒胸臆,我们将这种抒情方式称之为?
明确:直接抒情。
分析:古人有许多写愁的经典名句,李煜曾感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么,在《声声慢》中全片只一句“这次第,怎一的愁字了得!”便戛然而止、回味无穷,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学习活动二:赏析意象,品味愁苦之情
【任务1】自主研习: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被作者主观情感包裹的景物我们可以称之为意象。词中描写了哪些意象?词人是怎么借助这些意象表现愁绪的?按照示例完成下表。(5分钟)
意象
意义
意境
淡酒
借酒浇愁,淡酒压不住浓愁
营造了冷清哀怨、凄惨愁苦的意境。
急风
清冷萧瑟,渲染愁情
过雁
象征离愁,思乡怀人
黄花
以花自喻,孤独愁情的寄托
梧桐
象征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细雨
象征哀伤愁思
原文: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分析:酒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学过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到现在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可以说作者一生的悲喜沉浮都有酒相伴。这时候天气忽暖忽冷、变化无常,所以,词人喝酒的目的是为了抵御寒冷、借酒浇愁。但也因为天气的多变,更添了几分愁绪。所以,并非酒淡,而是愁太浓重,酒力压不住心愁。
明确:淡酒意借酒浇愁,淡酒压不住浓愁。
分析:词人在这里喝酒是为了抵御晚风,而秋天的晚风给人一种冷清萧瑟之感。
明确:急风意清冷萧瑟,渲染愁情。
分析:这风是急风,可酒却是淡的,这样淡与急的矛盾更加剧了内心的清冷。
原文: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提问:为什么作者看到大雁如此伤心呢?
分析:年轻时,虽常与丈夫分居两地,可终究是有相聚的时候。可如今,虽然有鸿雁可以传书,可是昔日传书人已不在,触发了她的亡夫之痛。北雁南飞,词人也正是从北方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陈情表》《项脊轩志》比较阅读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 1.1 数列的概念 训练课课件-高二上学期数学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 1.1.1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 1.1.2 集合的基本关系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课时1 交集与并集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 1.1《氓》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1.pptx
- 1.2.1 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课时1 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课件-数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 1.2.1 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课时2 充要条件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 1.2.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课件高二下学期数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x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考试试卷附完整答案【易错题】.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考试试卷附完整答案【易错题】.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a卷).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考试试卷精品(突破训练).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考试试卷精品【有一套】.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考试试卷精编.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考试试卷精品【全国通用】.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精练).docx
- 竹子的面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