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健康心理,幸福人生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赵微
讲座
主要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策略
西安晚报10月20日报道:南郊某高校对入学新生1290人(男生837人,女生453人)进行了心理测查:对“是否有能力应付困难”问题的回答,“48%人回答不是或不一定”;38.1%的人认为“主动与陌生人交谈是一桩难事”;22.1%人在社交场合选择“退避三舍或沉默”;
壹《中国教育报》2003年9月28日贰20世纪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达到30%叁某高校队2700名大学生的调查,53%的人认为自己心态烦躁;17%的人认为自己的状态得过且过。(林木明,2008)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李伟调查研究资料表明,近年来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的人数约占总体20%~30%,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约占10%,有严重心理异常者约占1%,而且心理不健康的人数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被测试的380名大学一年级的学生,约有60%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心理压力,而且大部分学生对压力的处理没有信心;在情绪方面54%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心情开朗,但也有35%以上的认为情绪易被破坏,32%以上认为情绪起伏过大,29%以上认为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在人际关系方面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面临人际关系的困扰,在意志品质上44%以上学生认为自己缺乏耐力,耐挫感较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大学生近年来已成为我国的一个自杀高发群体!以江西省高校年一年间在校大学生自杀身亡的数据为例,2001-2006年期间,江西省高校大学生中因必理和感情纠葛等问题共发生46起大学生自杀事件中,2001年4起,2002年7起,2003年7起,2004年6起,2005年9起,2006年13起。可以看出在这年间,江西省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自杀的事件发生率高且呈逐年递增趋势12
大学阶段是人心理健康建设的关键时期,这时候正在发展中的人格和学习独特的经历,对重新塑造自我,改善心理适应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久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并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和积极的社会功能。
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能够保持对学习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够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能够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能够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能够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能够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青年心理健康15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金字塔”型人格理论P2P1情感意志P3认知
学校学习适应ladd(1996)的定义:他认为学校适应就是在学校背景下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并获得学业成功的状况。包括学校背景下的学业、人际、行为和情感方面的适应(邹泓,1997)。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01生活适应问题02学习问题03人际关系问题04情绪、情感发展问题05压力问题06自我管理问题
大学新生活的困惑:心理期望与现实的差距自我价值感失落学习问题生活与人际关系方面挫折情感的失落与爱的寻求
网络的影响网络成瘾综合症01网恋02网络孤独症03网上破坏行为——电子海洛因04
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AEDBC社会责任淡化人际情感的疏远网络犯罪的激增带来信用危机感受性降低道德标准产生模糊互
如何面对新生适应问题——改变思维定势,重新建立自我价值系统,多元价值系统的建立以调整心态如何面对学习问题——学习目标、态度、方式的重新定位如何面对压力问题——认识压力、合理利用压力如何自我管理——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问题——重塑性格,改善人际关系如何处理情感问题——广泛的友谊的建立,对爱的正确理解
艾利斯情绪ABC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Ellis)提出“情绪ABC”理论,他认为一个人情绪的好坏主要是由自己的认知和想法所决定的。如果能改变一个人非理性的思想、观念和评价,就能改变他的情绪和行为。A是事件,B是信念,C是情绪与行为的结果,影响我们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并非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此事件的解释。因此,当我们即时遇到同一事件,但是由于我们所持的信念不同、评价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阳光思维”态度的重要性
学会认识压力与调节压力
人人都有压力;只是大小不同。在压力面前有人失望,有人苦闷,有人逃避(例如,拖拉)。有人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学会面对压力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下面的话,您赞成吗?
请您思考:压力大好?还是压力小好?怎样增压?怎样减压?
积极作用消极作用
怎样增压?树立自信心01确定一个追赶目标02制定自我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