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儿童骨折的处理儿童骨折约占儿科急诊就诊的10-15%。男孩发生率高于女孩,比例约为1.5:1。治疗目标是恢复功能,减少并发症,同时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作者:
儿童骨折的特点骨质特点儿童骨质较成人更有弹性,更能抵抗压力。这种特性使儿童骨折模式独特。骨膜特点骨膜较厚,血供丰富。促进骨折愈合,提供额外稳定性。生长与愈合生长板存在影响骨折类型和处理方法。愈合速度快,重塑能力强。
儿童与成人骨折差异绿枝骨折儿童绿枝骨折占20-30%,成人极少见。愈合时间儿童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成人的1/2-1/3。自我矫正儿童错位角度自我矫正能力强,尤其近生长板部位。并发症儿童骨折并发症类型与成人不同。
流行病学数据上肢骨折下肢骨折其他部位5-14岁儿童骨折发生率最高。桡骨远端骨折最常见,约占25%。校园骨折占比40%,家庭20%,体育活动25%。
儿童骨骼解剖特点生长板位于长骨两端的软骨区域,负责骨长度增长。损伤可能导致生长障碍。骨膜儿童骨膜较厚,血供丰富。在骨折愈合中提供稳定性和成骨细胞。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幼儿骨质较松,更具弹性。
生长板损伤分类1I型(6%)生长板完全分离。预后较好。2II型(75%)生长板分离并伴有骨骺片断。最常见类型。3III型(8%)骨折线穿过生长板进入关节。需精确复位。4IV型(10%)骨折线贯穿骨骺、生长板和骨干。复位要求高。5V型(1%)生长板受压损伤。预后最差。
儿童常见骨折类型绿枝骨折骨折不完全,一侧骨皮质保持完整袖口骨折骨干端压缩形成隆起,青少年特有塑性变形骨骼弯曲但无明显断裂完全骨折骨折线完全穿过骨质(横断、斜形、螺旋形)压缩骨折常见于脊柱,骨质受压变形
上肢骨折15%锁骨骨折儿童最常见骨折之一,多为中段10%肱骨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神经血管并发症风险高35%前臂骨折桡尺骨骨折,儿童骨折中最多见5-10%手腕和手部多见于年长儿童,跌倒时手部着地
下肢骨折股骨骨折(4%)高能量损伤,年龄影响治疗选择胫腓骨骨折(12%)直接外力或扭转力导致踝关节骨折(5%)常见于青少年运动损伤足部骨折(3%)踩踏伤或坠落伤常见原因
诊断方法病史采集详细了解受伤机制和时间体格检查评估肿胀、压痛、畸形和神经血管状态影像学检查X线、CT、MRI或超声根据需要选择特殊检查隐匿性骨折可能需要骨扫描
X线检查标准体位至少两个不同角度(正位和侧位)。特殊骨折可能需要斜位片。上肢常用AP和侧位下肢常用AP和侧位关节部位可能需要特殊投照解读要点注意区分生长板与骨折线。对侧比较有助于识别细微变化。注意骨皮质连续性评估骨折线走向测量位移和成角度数
先进影像学诊断CT扫描适用于复杂关节骨折。可提供三维重建图像,帮助手术规划。MRI显示软组织损伤和骨水肿。对隐匿性骨折和生长板损伤敏感。超声检查无辐射,适合初步筛查。可实时动态观察,有助评估软组织。3D打印根据CT数据制作骨折模型。辅助复杂手术规划和患儿家属沟通。
骨折严重程度评估位移程度测量骨折端位移距离,以骨干宽度百分比表示。成角度数测量骨折远端与近端之间的角度。旋转畸形通过临床检查和特殊X线投照评估。关节内骨折评估关节面台阶和间隙。神经血管损伤评估远端脉搏、血氧饱和度和感觉运动功能。
治疗决策因素患儿年龄与骨龄年龄越小,自我矫正能力越强。骨折类型与位置影响固定方式和愈合时间。位移与成角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复位。生长潜力评估剩余生长时间和自我矫正可能。并发症风险神经血管损伤风险影响紧急程度。
非手术治疗闭合复位适当麻醉下进行手法牵引实现对位对线透视下确认位置固定选择石膏固定(圆柱型或U型)功能性支具(适合稳定骨折)固定时间根据年龄和部位决定随访管理定期X线复查评估位置是否稳定10岁以下可接受20°成角,10mm重叠
手术治疗指征闭合复位失败多次尝试后仍未达到满意位置。不稳定骨折即使复位满意,但存在再移位风险。开放性骨折骨折断端刺破皮肤,存在感染风险。多发伤合并多处损伤,需早期固定便于护理。关节内骨折位移超过2mm需手术复位。
儿童骨折手术技术克氏针固定常用于肱骨髁上骨折、桡骨远端和踝部骨折。优点:微创,对生长板影响小。通常4-6周后拔除。弹性髓内钉适用于长骨干骨折,如股骨和前臂。优点:生物力学稳定,允许微动促进愈合。避免损伤生长板。外固定架适用于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优点:避开生长板,便于伤口处理。缺点:针道感染风险,不适合长期使用。
特殊骨折处理肱骨髁上骨折神经血管并发症高达20%,需紧急评估。常用克氏针交叉固定。桡骨颈骨折成角30°需复位,避免旋前旋后功能受限。股骨干骨折年龄决定治疗:幼儿石膏,学龄期弹性髓内钉。
病例分析一:5岁儿童桡骨远端绿枝骨折1临床表现跌倒后腕部疼痛、轻度肿胀,活动受限。X线显示桡骨远端不完全骨折,成角15°。2治疗过程全麻下闭合复位,短臂石膏固定。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