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
浙江省“南太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大历、贞元之间,文字多尚古学,效杨雄、董仲舒之述作,而独孤及、梁肃最称渊奥,儒林推重。愈从其徒游,锐意钻仰,欲自振于一代。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书本传法,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十四年正月,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疏奏,宪宗怒甚。间一日,出疏以示宰臣,将加极法。裴度、崔群奏曰:“韩愈上忤尊听,诚宜得罪,然而非内怀忠恳,不避黜责,岂能至此?伏乞稍赐宽容,以来谏者。”上曰:“愈言我奉佛太过,我犹为容之。至谓东汉奉佛之后,帝王咸致天促,何言之乖剌也?愈为人臣,敢尔狂妄,固不可赦!”于是人情惊惋,乃至国戚诸贵,亦以罪愈太重,因事言之,乃贬为潮州刺史。
初,愈至潮阳,既视事,询吏民疾苦,皆曰:“郡西湫水有鳄鱼,卵而化,长数丈,食民畜产将尽,以是民贫。”居数日,愈往视之,令判官秦济炮一豚一羊,投之湫水,祝之。祝之夕,有暴风雷起于湫中。数日,湫水尽涸,徙于旧湫西六十里。自是潮人无鳄患。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材料二: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节选自苏轼《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
9.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洎举A进士B投文于公卿C间D故相郑余庆E颇为之F延誉G由是H知名于时
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加点字“于”与《师说》中“不拘于时”的“于”的用法相同。
B.材料一加点字“寻”与《桃花源记》中“未果,寻病终”中的“寻”意思相同。
C.材料一加点字“固”与《孟子三章》中“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中的“固”意思相同。
D.材料二加点字“麾”与“麾军南下”的“麾”意思相同。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自幼为孤儿,刻苦学习儒学,有很强的自驱力,后与独孤及、梁肃的门人交游,欲自振文风。
B.韩愈性格耿直,无所畏避,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皇帝,被判极刑,后经裴度、崔群等群臣挽回被贬潮州。
C.韩愈体察民间疾苦,湫水鳄鱼伤民财产,韩愈令判官宰杀猪羊投之于水进行祷告,数日后湫水干涸,为民解除鳄患。
D.苏轼盛赞韩愈贡献,认为只有韩愈能让平民百姓和天下文人竞相学习,于谈笑间让整个文风回复到儒学的正统。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谓东汉奉佛之后,帝王咸致夭促,何言之乖剌也?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3.苏轼评价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根据上述材料和《师说》概括韩愈提倡“道”的意义。
【答案】9.BDG10.C11.D
12.(1)至于他说东汉信奉佛教以后,帝王都寿命短促,这话是多么的违逆乖张啊!
(2)我学习的是道,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说生在我之后呢?
13.(1)重振文风,推动文学创作回归正道,改变不良文风状况。(2)以儒家之“道”抵制佛道等异端思想的冲击,匡正社会思想风气。(3)强调师道传承,明确求师问道的正确途径,促进知识与思想的传播。
【解析】
【导语】这两篇材料分别来自《旧唐书》和苏轼的《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它们共同刻画了韩愈的强烈个性和时代影响。《旧唐书》记述了韩愈通过刻苦自学、有志振兴文风,以及因谏迎佛骨而罢官的事迹,彰显其忠诚无畏的品格。苏轼的碑文则称赞韩愈在文学和道德思想上的贡献,认为他复兴了儒学正统,对后世文风有深远影响,能在大变动中引导社会回归正道。两篇材料通过对韩愈的生平事件和历史地位的对比描写,突显出他的文采和道德勇气。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等到他去应举进士时,把文章投送到公卿之间,前任宰相郑余庆很为他宣扬美名,因此他在当时出了名。
“洎举进士”,“洎”表时间,作状语,“举进士”是动宾结构,可独立表意,故在B处断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一语文作文专项提升:写作技巧指导——景物描写写出景物特征 .docx
-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 古诗文默写专项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广西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一12月语文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
- 广西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一12月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 广西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一12月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docx
- 贵州省部分地区高一上学期12月语文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
- 贵州省部分地区高一上学期12月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 贵州省部分地区高一上学期12月语文试题汇编:写作.docx
- 贵州省部分地区一上学期12月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