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护理查房.docxVIP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护理查房.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

站在病房门口,我望着3床王阿姨皱着眉头揉着腰部的背影,心里又揪了起来。这是我近一个月收的第7位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摔一跤就骨折,有的甚至咳嗽两声就腰椎压缩了。作为骨科病房工作了12年的责任护士,我太清楚这种“沉默的疾病”有多棘手:骨质疏松本身像慢性小偷,悄悄偷走骨量;可一旦骨折,患者不仅要承受剧烈疼痛、长期卧床的折磨,更可能因为并发症陷入生命危险。

今天的护理查房,我们要围绕王阿姨的案例展开。从她的病情演变到护理细节,从疼痛管理到防跌倒指导,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抽丝剥茧。毕竟,护理这类患者的关键,不仅是治“骨折”,更是治“骨质疏松”;不仅要让患者“站起来”,更要帮他们“活得安全”。

二、病例介绍

王阿姨是上周四由女儿搀扶着来的。记得她进病房时,腰直不起来,右手始终撑着腰部,每走一步都倒吸冷气。女儿说:“阿姨(指我),我妈三天前晾衣服时踩了个空,当时就觉得腰要断了,躺了两天越来越疼,现在翻身都难……”

主诉:腰背部疼痛3天,加重伴活动受限2天。

现病史:患者3天前在家中取高处衣物时不慎踩空,臀部着地后出现腰背部剧烈疼痛,呈持续性锐痛,咳嗽、翻身时加重,无下肢麻木或放射痛。自行卧床休息后未缓解,2天前疼痛加剧,无法独立翻身及坐起,遂来就诊。

既往史:绝经15年,5年前因“骨密度T值-3.2”诊断为骨质疏松,未规律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自述“吃药胃不舒服,就停了”);有高血压病史8年,规律服用氨氯地平,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否认糖尿病、冠心病史。

辅助检查:腰椎X线提示L1椎体压缩性骨折(压缩约1/3);骨密度检测(双能X线)示腰椎T值-3.5,股骨颈T值-3.1;血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D-二聚体0.3mg/L(正常范围);腰椎MRI排除脊髓压迫。

现在王阿姨住在3床,身高158cm,体重52kg,BMI20.8,属于偏瘦体型。她总说:“我年轻时干农活,身体硬朗得很,咋老了就这么不禁摔?”这句话,像根针戳在我心上——多少老人都是这样,年轻时透支骨量,年老时追悔莫及。

三、护理评估

要给王阿姨制定护理方案,首先得全面评估她的状况。这就像拼一幅拼图,缺了任何一块,都可能影响最终效果。

(一)身体评估

生命体征:体温36.5℃,脉搏7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2/85mmHg(与平时无明显波动)。

疼痛评估:采用数字评分法(NRS),静卧时疼痛3分,翻身时7分,咳嗽时9分;疼痛部位集中在L1棘突及周围,局部压痛(+),叩击痛(+),无下肢放射痛。

活动能力:无法独立翻身、坐起,需2人协助轴向翻身;双下肢肌力5级(正常),皮肤感觉无异常;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双下肢无水肿。

营养状况:饮食以清淡为主,自述“不爱喝牛奶,觉得腥”,日常饮食中钙摄入主要靠绿叶菜;近期因疼痛食欲下降,每日进食量约平时2/3。

(二)心理社会评估

王阿姨刚入院时明显焦虑,反复问:“我是不是要瘫了?”“得躺多久才能好?”女儿是独生女,在附近上班,白天只能抽空来陪,晚上由老伴照顾,但老伴70岁了,动作慢,王阿姨总怕“拖累他”。聊天时她提到:“隔壁床的老李头摔了之后,儿子儿媳都嫌他麻烦,我可不想这样……”能感觉到,她心里既怕疼,更怕成为家人负担。

(三)骨质疏松相关评估

骨代谢史:绝经早(48岁绝经),未使用过激素替代治疗;近5年未复查骨密度,仅在诊断初期服用过3个月钙剂+维生素D,后因“胃胀”自行停药。

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饮酒;日常活动以买菜、做饭为主,无规律运动;居住环境为老小区,卫生间无扶手,地面为瓷砖(偏滑);夜间起夜频繁(每晚2-3次),未安装夜灯。

这些评估结果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王阿姨骨折的“前因后果”:绝经后雌激素下降加速骨流失,长期钙摄入不足,未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加上居住环境存在安全隐患——这些因素叠加,让一次看似普通的“踩空”成了骨折的导火索。

四、护理诊断

基于评估,我们列出了以下护理诊断(按优先级排序):

(一)急性疼痛与L1椎体压缩性骨折、局部组织损伤有关

依据:NRS评分静息3分,活动时≥7分;患者主诉“翻身像有人拿锤子砸腰”;局部压痛、叩击痛阳性。

(二)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活动受限有关

依据:患者因疼痛不敢活动,双下肢肌力虽正常但缺乏主动锻炼;高龄、骨质疏松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风险增加。

(三)焦虑与担心预后、害怕拖累家人有关

依据:患者反复询问“能不能恢复”“要躺多久”;睡眠浅(每晚醒3-4次),自述“一闭眼就想家里的事”。

(四)知识缺乏(特定的)缺乏骨质疏松规范治疗及防跌倒的相关知识

依据:未规律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不了解钙及维生素D的合理补充方法;居住环境存在跌倒风险因素(如卫生间无扶手、地面滑)。

(五)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疼痛导致食

文档评论(0)

eurek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