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18年春镇平一高中高二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世家》记载,公元前784年,晋穆侯晋卒,其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殇叔在位第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袭殇叔而立,是为文侯”。晋国的国君更替说明()
A.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得以恢复B.宗法分封制在晋国受到冲击
C.晋国大夫集团地位日益突出D.政权更迭削弱了晋国的实力
2.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表明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
A.强化宗族认同B.维护尊卑关系C.凸显贵族地位D.继承华夏传统
3.考古发现东周时期的墓葬中,诸如安徽寿县的蔡侯墓、河南新郑的郑侯墓、河南辉县的卫国卿大夫墓都用了九鼎殉葬;山西侯马的一些士的墓葬,则用了五鼎。这表明()
A.上下尊卑失范,等级观念趋淡化B.僭越风气滋长,传统礼制遭破坏
C.异姓诸侯崛起,宗法秩序已瓦解D.地方势力坐大,分封制荡然无存
4.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多转向实用,礼器的比例减少。这主要反映出()
A.传统统治秩序遭到破坏B.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需求增多
C.青铜铸造技术有根本性突破D.青铜艺术的平民化
5.学者钱穆在其书中写到:“唐中宗,不经两省而径自封拜官职。但中宗自己觉得难为情,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此即表示此项命令未经中书门下两省,而要请下行机关马虎承认之意。”材料主要说明()
A.皇帝受到中书门下两省的制约,已经不具备专制的特征
B.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民主的意识深入到各层级政府
C.中国的皇权专制直到清朝才真正实现
D.唐朝的皇帝专制,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专制
6.隋朝杨尚希上奏曰:“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租调岁减。……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据此,杨尚希最有可能提出的建议是()
A.扩大郡县面积B.整顿冗官C.裁减郡县数量D.减免赋税
7.隋唐初创时,以儒经作为考试内容,“儒学多门,章句繁杂”,李世民令颜师古订五经文,撰成《五经定本》,又令孔颖达等作《五经正义》,作为儒学经典的正统解释。从此以后,经有定本,疏有正义。其主要目的在于()
A.减轻考生的课业负担B.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
C.提高儒家的社会地位D.规范儒学的学术研究
8.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施德惠”,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列侯归郡管辖。这一政令的实施()
A.实现了西汉政制的一大变革B.扩展了大汉帝国的疆域版图
C.延续了汉初“无为”的理念D.扫除了盐铁官营的政治障碍
9.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
C.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D.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
10.孙健在《中国经济通史》提到,“西汉时期,冶铁业非常发达。据考古发掘,在北京清河镇、山东藤县、河南鲁山、南阳、巩县、方城和江苏的利国驿等地,都发现过汉代冶铁遗址。其中以南阳、巩县两处冶铁遗址规模最大。”这本质上反映了()
A.中原地区农业发达B.河南冶铁业发达
C.政府重视手工业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11.《管子·小匡》认为商人“服牛辂马,以周四方;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买贱鬻贵。是以羽旄不求而至,竹箭有余于国;奇怪时来,珍异物聚”。材料旨在说明()
A.商业发展成为国家重要财源B.商人以贱买贵卖提升经济实力
C.商业活动加强了各地的经济联系D.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迅速
12.《论语·公冶长》中记载:“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庄子·天地》也谈到:“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都主张将“道”与治世相结合
B.都认为“道”是中国古代哲学最基本范畴
C.都表现出了对国事国运的关注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doc
- 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二模)政治试题.doc
- Unit6Lesson35TheDreamTeam限时练2024-2025学年冀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docx
- 高二地理答题纸(文)518.doc
-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我能行1教学设计.doc
-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湘教版.pptx
- WeleUnitrevision一轮复习词汇和短语课件高考英语人教版(1).pptx
- 一年级小学生写事的日记20篇.docx
- Unit2MoralsandVirtuesReadingandThink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pptx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乒乓变奏曲教学设计.doc
- 一次函数课件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pptx
-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的性质第六课时教学设计.doc
-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doc
- 答案_中段考2024选必1_1118.pdf
- 云南省玉溪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四月份月考化学试题.doc
- 安徽省A10联盟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考日语试题(原卷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