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新五代史·周臣传》》+秦观《王朴论》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新五代史·周臣传》》+秦观《王朴论》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语】这两篇文章分别出自《新五代史》和《历代名贤确论》,共同描绘了五代时期杰出政治家王朴的才干与影响力。

《新五代史》通过详细记叙王朴在政治、军事及文化建设上的贡献,展示其卓越才智和对时局的深刻见解。《历代名贤确论》由秦观进一步赞赏王朴的战略眼光,特别强调其对战略顺序的精准判断。

两篇文章通过不同视角表现出王朴的“真材”与卓越的战略思维,突出历史人物的智慧与历史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使杨邡。邡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朴见汉兴日浅,隐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祁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

世宗即位,迁比部郎中。世宗锐意征伐,已扰群议,亲败刘旻于高平,归而益治兵,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数顾大臣问治道,选文学之士徐台符等二十人,使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朴在选中。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惟朴等言用兵之策,谓江淮为可先取。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显德三年,征淮,以朴为东京副留守。还,拜户部侍郎,迁枢密使。

朴为人明敏多材智,非独当世之务,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世宗征淮,朴留京师,广新城,通道路,壮伟宏阔,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其所作乐,至今用之不可变。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至言诸国兴灭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并必死之寇,最后亡。”其后宋兴平安四方惟并独后服皆如朴言。

六年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作斗门,还,过故相李谷第,疾作,仆于坐上,弇归而卒,年五十四。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赠侍中。

呜呼,王朴之材,诚可谓能矣。不遇世宗,何所施哉?世宗之时,外事征伐,攻取战胜;内修制度,议刑法,定律历,讲求礼乐之遗文,所用者五代之士也,岂皆愚怯于晋、汉,而材智于周哉?惟知所用尔。

(选自《新五代史·周臣传》,有删改)

材料二:

秦观:臣读五代史,见王朴为周世宗决平边之策,然后知朴者,天下之真材也。……故朴以大而脆者为易,小而坚者为难,易者宜先,难者宜后,则所以先吴而后并也。皇朝受命,四方僭伪次第削平,皆如其策。非所谓天下之真材,其孰能与于此?

(选自秦观《历代名贤确论》,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在答题卡上填写相应的字母标号。

其后A宋兴B平C安D四方E惟并F独G后服H皆如朴言。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世宗雅已知朴”与“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两句的“雅”意思相同。

B.“又见信于世宗”与“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两句中的“见”意思不同。

C.“诚可谓能矣”与“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诚”意思不同。

D.“皆如其策”与“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两句中的“策”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宗多次向大臣们询问良策,文士都认为以文治为先,只有王朴一人讲求用兵之策,世宗对此很满意,后决心重用王朴。

B.王朴预测了各国灭亡的次序:淮南可最先平定,并州可能在最后灭亡。后来果真像王朴说的一样,并州是最后臣服的。

C.王朴拜访前任宰相李谷,在李谷的府第疾病发作,抬回家中后就去世了。世宗听闻噩耗,用玉钺敲地,悲恸不已。

D.世宗和王朴君臣相知。世宗锐意征伐,王朴为其积极谋划,世宗知人善用,让王朴发挥了能臣作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

(2)故朴以大而脆者为易,小而坚者为难。

5.秦观赞叹王朴“天下之真材也”,王朴的“真材”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BEH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后来宋朝兴起,平定天下,只有并州最后臣服,都像王朴说的一样。“宋兴”是主谓句,句意完整,其后B处断开;“平安四方”是动宾结构,“惟”修饰下句主语“并”,E处断开;“惟并独后服”中“并”指并州,作主语,“服”作谓语,“皆如朴言”前省略主语,H处断开。故选BEH。

2.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错误。意思不同。平日,向来/合乎规范的,正确。句意:周世宗从前就了解王朴。/都督阎伯屿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临。

B.错误。意思相同,都是“被”。句意:又被周世宗信任。/询问(治国的)好方法,明察并采纳正确合理的言论。

C.错误。意思相同,都是“确实”。句意:确实可以说是非常贤能了。/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

D.正确。都是“谋略、策略”。句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