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6/NUMPAGES6
课时分层训练(四)酸碱中和反应
知识点一中和反应
1.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C)
A.2HCl+CuO===CuCl2+H2O
B.2NaOH+CO2===Na2CO3+H2O
C.2HCl+Cu(OH)2===CuCl2+2H2O
D.CO2+H2O===H2CO3
2.下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pH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A→B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B.该反应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A点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Cl
D.向B点溶液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解析:A→B的过程中pH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增大到等于7,再到大于7,反应过程中酸性减弱,即盐酸被消耗,可以说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故A正确;从图像看,加入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升高,说明该过程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故B错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A点溶液的pH小于7,溶质为HCl和NaCl,故C错误;B点溶液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所以向B点溶液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会变蓝,故D错误。
3.(2023·包头)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测得水的质量、NaCl的质量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乙表示的物质为NaCl
B.加入bgNaOH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
C.加入cg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阴离子为Cl-
D.NaOH溶液由ag递增到bg,所得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4.(2024·泰安期末)“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中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如图所示的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氢氧化钙溶液的俗称:石灰水;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2)写出图中C方框内甲粒子的符号:Ca2+。
5.中和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小组以“探究中和反应”为主题展开研究性学习。
(1)【任务一】宏微结合初识中和反应
①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变成无色,证明反应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反应的本质:H+与OH-结合生成H2O;
②上述实验从反应物减少或者消失(填“反应物减少或者消失”或“新物质生成”)的角度说明了反应的发生。
(2)【任务二】探究中和反应的能量变化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匀速加入初温相同的稀盐酸,得到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是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如图所示,当加入盐酸的体积为10mL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知识点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6.下列做法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D)
A.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在蚊虫叮咬处涂上肥皂水,可减轻痛痒
D.用碳酸钙作补钙剂
7.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1)胃液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病。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缓解病痛,其治疗的化学原理为Al(OH)3+3HCl===AlCl3+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某同学不小心被黄蜂蜇伤(黄蜂毒液呈碱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A(填字母序号)。
A.食醋(pH=3)
B.浓硫酸
C.食盐水
D.苏打或肥皂水(pH=9~10)
(3)酿酒厂生产白酒时,常加入适量稀硫酸来控制酸度,发酵完成后进行蒸馏,即可得到白酒。盐酸的价格比硫酸低,同样能控制酸度,请说明控制酸度不用盐酸的原因:盐酸具有挥发性,蒸馏时盐酸中的HCl蒸气会混入酒精中。
8.(2024·包头模拟)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的是(D)
A.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B.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C.用稀硫酸除铁锈
D.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
9.(2023·烟台)某品牌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做了如下探究:取10g炉具清洁剂样品于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形成溶液,再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0.73%的稀盐酸(密度为1.0g/mL),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如图1所示)。同时利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的pH,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随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该清洁剂中其他成分不与水、稀盐酸发生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0g样品中的氢氧化钠恰好被完全反应时,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是50g。
(2)计算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春英语九年级下册(外研版)30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二) Unit 1 Here's to our friendship!.docx
- 2025年春英语九年级下册(外研版)29 模块成果展示(Module 7) English for you and me.docx
- 2025年春英语九年级下册(外研版)28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一) Unit 3 Language in use.docx
- 2025年春英语九年级下册(外研版)27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 Unit 2 We all own English..docx
- 2025年春英语九年级下册(外研版)25 模块成果展示(Module 6) Eating together.docx
- 2025年春英语九年级下册(外研版)24 课时分层训练(十八) Unit 3 Language in use.docx
- 2025年春英语九年级下册(外研版)23 课时分层训练(十七) Unit 2 Knives and forks are used for most Western food..docx
- 2025年春英语九年级下册(外研版)22 课时分层训练(十六) Unit 1 When is the school-leavers' party.docx
- 2025年春英语九年级下册(外研版)21 模块成果展示(Module 5) Look after yourself.docx
- 2025年春英语九年级下册(外研版)20 课时分层训练(十五) Unit 3 Language in use.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