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烛之武退秦师》课堂实录
因为课前同学们已经利用晚自习预习过全文,所以课堂一开始就直接提问:烛之武主要用了哪九句话打动秦君?
这九句话中到底暗藏着怎样的玄机,使得烛之武可以说退秦师?
明确:
(展示9句话)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第二个问题回答前,小组讨论五分钟,由各组派出代表竞答)
学生1:烛之武会分析形势利弊。
教师:他是如何分析的呢?能不能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谈一谈?
学生1:烛之武采取的第一步是向秦王证明,他们现在已经是逃不出去的瓮中之鳖了。接着又分析了郑国的灭亡,会给谁带来好处?又会给谁带来坏处?秦国和郑国国土并不相连,如果秦国和晋国一起把郑国拿下了,对秦国来说并不能扩大自己的疆域。而晋国却地处秦国和郑国之间,这样做反而让晋国坐收渔翁之利,这样一来晋国的实力增强,而秦国却毫无变化,只不过为他人做嫁衣,简直可以说是得不偿失。相反,如果秦国不去攻郑国,对于秦国来说是多了郑国这样一个重要的伙伴,有利而无弊。图片
教师:非常棒!不仅理解了烛之武的用意,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还表现出了很强的分析和表达能力。能说退秦师是因为烛之武善于分析利弊。还有其他原因吗?
学生2:烛之武会换位思考,他站在秦国的角度去讲话,让人容易接受。从历史上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从现实上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这都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替秦国来权衡利弊,收到了较好的劝说效果。
教师:很好,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使得言语更具说服力。能说退秦师还因为烛之武懂得换位思考、善于利用矛盾。还有其他原因吗?
(场面安静下来,大约两分钟过去了,起来回答的同学基本都在重复上述答案)
教师(启发学生):咱们先来看烛之武劝说时为什么要先说服秦伯?
学生3:秦国排在晋国之前,以秦为主导,这是给秦伯戴“高帽子”。
教师(继续启发):烛之武和秦伯心里都很明白,在这出政治游戏中,真正矛盾的双方是晋和郑,但是烛之武并没有点明郑国与晋国的矛盾纠葛。在对晋的称呼上,开始只是用了一个“邻”字,到最后才直接称“晋”。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
学生4:“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而“邻”字比“晋”字更形象。这个“邻”,意思并非“郑之邻”,而是“秦之邻”。郑国灭亡不要紧,而晋国强大对秦国肯定不是好事。因此,烛之武用“邻”字,确实耐人寻味。
学生5:我认为此时烛之武是在挑拨秦晋的关系,但其实对秦王内心的想法并没有底,直接说“晋”就太直白了,就像我们平时私下议论某人时,我们都会说“那个谁”来指代他本人。
(学生们大笑)
学生5:我觉得他这里就是有意识的在淡化晋,转移主要矛盾,从而淡化自己此行的目的。到后面逐步拿捏到秦王的内心真实想法后,就直接挑拨,直接称呼“晋”,“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夫晋,何厌之有”,“阙秦以利晋”,直接述说秦与晋的矛盾。图片
教师:分析得非常好。能退秦师的这个原因该如何概括?
全体同学(脱口而出):烛之武太会说话了!
教师:请同学们尝试概括成书面语。
学生6:烛之武善于揣摩他人心理,讲究说话的艺术,并且表现得不卑不亢。
······
与其说是长期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无法适应“自主”课堂。倒不如说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已经在长期的聆听式教学中被磨灭殆尽。如此简单的问题,如果单纯是老师讲,十分钟完全可以解决问题。为了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我花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启发、引导、鼓励学生起来回答。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的发言状况有所好转。探讨玄机的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翻译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最为可贵的是,在一次次的发言中,学生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还增强了自信心。
图片
图片
图片
灯火一瞬,笙箫繁华
-—发现论说漏洞?
优质课堂应该满足学生预期。既在意料之外,而又不失情理之中。给学生创设出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中的一个闪光点,足以成就一堂语文课的繁华场面。
接着我又抛出了新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再一起把这九句话读一读,并思考假设您是秦穆公身边的大臣,找一找烛之武的话漏洞破绽在哪里?”
(给同学们八分钟的讨论时间)
学生们争相竞答:首先“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但实际上,郑灭亡以后,晋如果要扩展他们的土地,并不一定要西进。
教师:很棒的逆向思维与烛之武来了一次激烈的斗争。
又有同学迫不及待地补充:“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就是用来供给他们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线段周长问题)(含简单答案) .docx
- 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含简单答案) .docx
- 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二次根式提升训练(含答案).docx
- 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分式方程提升训练(含答案).docx
- 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综合练习题(含简单答案).docx
- 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因式分解训练(含答案).docx
- 九年级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数与式 解答题专题提升训练 .docx
- 九年级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讲义有关圆的选择题和圆锥的填空题 .docx
- 九年级中考数学专题训练: 二次函数与不等式(含简单答案).docx
- 九年级中考数学专题训练:二次函数的平移(含简单答案).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5《雷雨》导学案 .doc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6《哈姆莱特》导纲三 .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3 《祝福》限时训练 .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学文化常识汇编 .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写作指导课《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 .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6《兼爱》教案 .doc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
-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0 古诗三首:《石灰吟》 教案 .doc
-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0 古诗三首:《马诗》 教案 .doc
-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4 文言文二则: 《两小儿辩日》教案 .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