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俄国1861年改革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问题:(1)近代俄国是怎样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2)一战期间,俄国加入了哪一方作战?俄国将一战进行到底了吗?为什么?十月革命引领俄国走出了战争,走向了一个光明的前途,十月革命也对世界产生了生大的影响。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1:1861年改革后,俄国经济状况及世界地位农业人口占全国的80%;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量仅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1861年改革后,俄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国家,依然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经济上:封建农奴制的残余势力很强政治上:沙皇实行专制统治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1、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社会矛盾尖锐。材料二:上流社会举行的豪华酒宴材料3: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工人罢工情况时间罢工资料参加人数1914.8-12月68次3.5万19151000次54万19161500次100万2、“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成了革命爆发的催化剂。一战中东线战壕中的俄国士兵一战中,俄国人民所受的灾难极为深重。俄国生产遭到破坏,粮食供应紧张,广大人民饥寒交迫,陷于绝境。和平面包土地尼古拉二世(1868—1918年)绰号“血腥的尼古拉”“罗曼诺夫家族刽子手”一、二月革命1、背景:一战中,俄国社会矛盾激化,反对战争和要求社会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2、时间:1917年3月,发生二月革命3、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冬宫,俄国沙皇的宫殿,在圣彼得堡,始建于18世纪中叶。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设于此。临时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反而宣布继续履行沙皇政府的“义务”,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列宁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计划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列宁的口号结束战争,土地归农民权力归苏维埃,工作归失业者。1917年7月1日,彼得格勒50万工人、士兵走上街头,示威游行。临时政府出动军队屠杀和平示威者,开枪打死打伤七百多人。接着临时政府开始大逮捕和杀害布尔什维克党人。布尔什维克党人被迫转入地下状态。七月流血事件二、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背景:(1)1917年,临时政府惨败。(2)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3)布尔什维克党被迫转入地下状态。(4)列宁分析了革命形势。列宁在演讲2、时间、地点:1917年11月6日晚、彼得格勒3、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4、领导:列宁列宁11月6日晚到7日清晨,20万起义工人和革命士兵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机关,只剩下临时政府的所在地冬宫还未攻下。7日晚,以“阿夫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音为信号,工人、士兵向冬宫发起了猛烈进攻。次日凌晨,起义者占领冬宫,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列宁秘密住宅斯莫尔尼宫冬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今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21时45分,用炮声发出进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的信号。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作为革命纪念物,现停在涅瓦河畔。5、特点: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6、结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俄历10月,被称为“十月革命”)7、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名称二月革命(1917.3)十月革命(1917.11.6)背景革命任务性质结果一战中,俄国社会矛盾激化,反对战争和要求社会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临时政府掌握政权(1)1917年,临时政府惨败。(2)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3)布尔什维克党被迫转入地下状态。(4)列宁分析了革命形势。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推翻沙皇政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社会主义政权推翻临时政府社会主义革命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1、建立:(1)时间、会议: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2)内容:①宣告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苏维埃。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