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与循证医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伦理与循证医学此外,人体是一个复杂系统,改变一个基因后会不会引起一系列其他基因结构或功能的改变,这是一件充满风险的事情。再则,还有一个哲学问题,就是什么是好的基因。如果人人都变得漂亮了,漂亮还存在吗?如果人人都变得聪明了,聪明还存在吗医学伦理与循证医学三是关于医学的根本目的。医学的目的常常被认为治好疾病,最多再加上预防疾病的发生。在现代生活条件与医疗条件下,人们的平均寿命得到显著的延长,但与此同时,老年痴呆越来越多,肿瘤病人越来越多,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风湿症等慢性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很多老年人长期生活在痛苦之中。医学伦理与循证医学现代医学面向一个一个现有条件下可以诊断的疾病,常常是找到一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却产生与发现更多的疾病,而且对亚健康状态置之不理。其实,医学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保障人类持续的健康,而健康的概念应是“一种躯体、精神与社会的完好状态。医生们常常为了挽救生命,不惜昂贵的花费,但常常换取的只是病人更大的痛苦和苦恼,这一点会引起人们更多的思考。医学伦理与循证医学医学伦理与循证医学医学伦理与循证医学医学伦理学二十世纪60年代以前的西方遵循的医学伦理准则希波拉底誓言:医学伦理与循证医学希波拉底誓言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束一切堕落及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与他人,并不作此项之指导,虽然人请求亦必不与之。尤不为妇人施坠胎手术。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凡患结石者,我不施手术,此则有待于专家为之。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做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尤不做诱奸之事。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倘使我严守上述誓言时,请求神只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光荣,我苟违誓,天地鬼神共殛之。医学伦理与循证医学医学伦理学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生显著的变化。1962年TeLinde博士提出了人工流产的道德问题;1973年美国医院联盟提出“病人权利法案”(APatient’sBillofRights),强调医院职责和医患关系,提出医生必须给予的信息不仅包括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措施,还包括告诉病人手术的负责人,是否被列入研究范围及其他可能产生利害冲突的健康保健和教育机构的关系。医学伦理与循证医学1978年美国国家委员会签署了医学研究和实践的伦理原则:1、尊重病人与研究对象,以自愿为原则;2、善待病人与研究对象,避免伤害他们;3、公正对待病人与研究对象,公平地分配利益和负担。医学伦理与循证医学1990年国会通过“病人自主决定”法案,1994年发布了新的实践规范。医学伦理与循证医学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发展中国古代医学道德具有悠久的传统和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医乃仁术”的命题,充分体现了医疗实践的伦理价值。它不仅反映了医学技术是“生生之具、活人之术”,而且也表达了中国古代医生的道德信念,即通过行医施药来实现仁爱爱人、济世救人的理想。中国传统医学十分重视医学的伦理价值,“医乃仁术”被普遍信奉为职业伦理原则。

医学伦理与循证医学与古代希腊医学一样,随着医学职业化的发展,中国古代医学也萌生了职业伦理准则。中国在周代(公元前1065-前771年)就有了独立的医学职业和医事制度,将医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科,并有了评价医生的标准,依据医生的工作成绩来确定其报酬。“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年终考核----”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医学伦理与循证医学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医生开始成为一种社会阶层。职业医生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医学开始摆脱巫术的羁绊,成为一种经验知识和技艺,另一方面又表明,医生的地位从能“绝地通天”的巫师变为一般的手艺人。医学伦理与循证医学战国名医扁鹊提出了“病有六不治”的行医准则,即“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扁鹊“六不治”的准则阐述了由于病情的复杂性和诊疗方法的局限性,医生在行医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实际上这种“六不治”的判断是一种对行为的评价,属于价值判断。因此,“六不治”可以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医生的一种伦理准则,是对医生职业行为的规范。

????

医学伦理与循证医学医乃仁术--中国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

由于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生地位的巩固,医学职业道德中的保护机制逐渐弱化,而约束机制则逐渐增强,医学伦理观念表现出更加重视关注病人的特征。两汉以后,随着儒家思想逐渐演化为中国文化的主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