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肝臟外科
2/85肝臟外科手術發展簡介Bwrta(1716):腹部刀傷突出於腹壁外的肝臟組織。Brun(1870):切除一肝臟破裂病人的部分肝組織。Luis(1886):肝腺瘤切除,但術後病人死亡。Langenbusch(1888):肝左葉部分切除。Lucke(1891):成功切除肝左葉的肝癌。Keen(1899):成功切除肝左外葉的肝癌。Wendel(1910):成功次全切除肝右葉肝癌。Cattell(1940):成功切除結直腸肝轉移癌。40年代後期,按解剖學原則有計畫的進行手術切除。60年代肝移植的開展。
3/85我國肝臟外科的三次高潮1951年對肝內管道腐蝕標本的研究,肝是一分段的器官,才進入真正肝切除階段—第一次高潮。基於我國肝癌的特點,在70年代,相繼AFP、影象學的發展—第二次高潮。1984年年後肝移植開展,達到了肝臟外科的最高理想。
4/85我國肝癌手術的早期的經驗
(曾憲九1964年)肝癌合併肝硬化時肝切除量應小於50%。廣泛肝切除術應極慎重。肝功能衰竭是手術死亡的主要原因。遠期治療效果似與肝切除量不成比例。肝硬化的病人應作較保守的肝切除。
5/85肝臟解剖生理
7/85
11/85肝血供肝動脈:25~30%,供氧40~60%門靜脈:75~70%,供氧60~40%總血流量占心排除量的1/4,正常每分鐘可達1500ml
12/85生理功能泌膽:600~1000ml代謝: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激素等。凝血:解毒:吞噬或免疫功能:造血、儲血功能:肝再生能力很大,但對缺氧非常敏感,常溫一次阻斷肝血流不超過10-20分鐘。
13/85分類:細菌性阿米巴性肝膿腫
liverabscess
14/85細菌性肝膿腫細菌入肝途徑:①膽道:膽道蛔蟲症,膽管結石等併發化膿性膽管炎,細菌沿膽管上行,是引起肝膿腫的主要原因;G-大腸桿菌、厭氧菌②肝動脈:任何部位的化膿性病變,特別在發生膿毒血症時,細菌可經肝動脈入肝;G+菌金葡菌③門靜脈:少見,如壞疽性闌尾炎引起門靜脈屬支的血栓性靜脈炎。G-、厭氧菌③淋巴:混合感染,G-、厭氧菌肝外傷:特別是貫通傷或肝內血腫感染而成膿腫。
15/85臨床表現與診斷感染中毒症狀:高熱,弛張熱肝區疼痛、肝臟腫大體征:肝區叩痛,破潰可出現彌漫性腹膜炎。實驗室檢查、輔助檢查:胸片、BUS、CT等。B超定位穿刺抽膿可確診,細菌培養、藥敏試驗。
16/85
17/85細菌性肝膿腫與阿米巴性肝膿腫的鑒別細菌性肝膿腫阿米巴性肝膿腫病????史繼發於膽道感染繼發於腸阿米巴痢疾病????程病情急驟嚴重,全身膿毒血症明顯起病較緩慢,病程較長,症狀較輕血液化驗WBC計數增加,中性粒細胞可高達90%。有時血培養陽性白細胞計數可增加,血液細菌培養陰性糞便檢查無特殊發現可找到阿米巴滋養體膿腫穿刺多為黃白色膿液,塗片和培養發現細菌多為棕褐色膿液,鏡檢有阿米巴滋養體。診斷性治療抗生素治療有效抗阿米巴治療好轉膿腫較小,多發較大,多單發肝右葉
18/85治療穿刺抽膿,注入抗生素,穿刺置管持續沖洗引流。切開引流,阿米巴膿腫>10cm全身支持治療:糾正水電酸堿失衡、輸血和白蛋白抗生素:早期、大劑量、聯合。抗阿米巴用甲硝唑、氯喹、吐根鹼。肝葉切除。中藥清熱解毒。
肝膿腫經腹腔切開引流術⑴切口⑵在最軟處試驗穿刺⑶順針方向伸入止血鉗擴大引流⑷伸入手指分開間隔⑸膿腔內安放引流管,膿腔外置香煙引流
較大肝膿腫的處理⑴肝膿腫對口引流(2)肝膿腫灌注沖洗(3)肝膿腫經後側腹膜外切開引流術鈍性分離,顯露膿腫
21/85原發性肝癌(PrimaryCarcinomaoftheLiver)肝癌分原發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兩種。死亡率居第三位,僅次於胃癌和食管癌。流行病學:亞洲高於美國和西歐國家。我國江蘇啟東發病率最高。40~49歲為多,男女之比為3~5:1。亞臨床肝癌的提出促進治療進展。上海醫科大學中山醫院,小肝癌(<5cm)手術切除後5年生存率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
22/85高危人群、臨床分型高危人群肝炎病史HBsAg陽性肝硬化或慢性肝炎年齡40歲以上的男性臨床分型早期肝癌腫瘤<2cm小肝癌腫瘤<5cm中晚期肝癌腫瘤<5cm
23/85自然病程亞臨床肝癌新概念病程2-6月,有“癌王”之稱,現認為為16-24個月。甲胎蛋白普查,早期發現的病例可無任何臨床症狀和體征,稱為亞臨床肝癌。亞臨床期:無症狀到診斷成立,腫瘤<4cm,10個月中期:症狀出現至黃疸、腹水、腫瘤9cm,4個月晚期:黃疸、腹水至死亡,2個月
24/85病因及病理病因慢性肝病(85%表面抗原陽性,肝硬變)、化學致癌物質(黃曲酶素、藍綠藻類、蒽)、其他因素(如肝內寄生蟲感染)。病理大體:巨塊型、結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