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5月中考适应性训练
语文
(满分:120分时长:150分钟)
说明:
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他位置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赣南采茶戏深扎本土,蓬(bó)________发展,倾情演绎了一场场花开的盛景:《永远的歌谣》塑造了一个热忱的苏区干部“米桶哥”的形象,颂扬了苏区干部好作风()《一个人的长征》以一个普通青年马夫的视角,来展开宏大的长征叙事,矮子步走出英雄路,“哎呀嘞”唱出了革命前辈的伟大。
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bó)________ (2)忱________
2.(1分)在括号内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2024年,“江西风景独好”继续唱响全国,全省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外省游客占比超三成以上,居全国前列。文旅赣军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江西________的山水风光和璀璨悠长的赣风鄱韵,向全国乃至全球推介。
3.(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外省游客占比超三成左右,居全国前列
B.外省游客占比超三成,居全国前列
C.外省游客占比超过三成,位列全国第一
D.外省游客占比大约三成左右,居全国前列
4.(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相径庭 B.和颜悦色 C.富丽堂皇 D.美不胜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题。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进行各种传统习俗活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包饺子,饺子形似元宝,寓意着招财进宝,每一个饺子都包进了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长辈们还会给晚辈发压岁钱,红色的信封里装着满满的祝福,希望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平平安安。
5.(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纽带
B.春节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岁首祈年祭祀
C.春节期间的庆祝方式丰富多彩,展现出中国春节的独特魅力
D.传统习俗在春节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
6.(2分)某班开展课文朗读活动,在琅琅书声中感受汉语的美。下列选项括号中对课文有关人物语言的语气、语调和节奏变化等的朗读指导,背离原作内容的一项是()
A.《皇帝的新装》老大臣:“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语气夸张谄媚,语调前高亢后急促,重音“多么美”“非常”,句尾拖长上扬转短促肯定,暗含虚伪奉承与心虚慌乱)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语气从容诙谐,语调平稳渐扬,重音“本”“知之”“濠上”,节奏徐缓转明快,流露机辩自信)
C.《故乡》闰土:“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语气无奈絮叨,语调平稳拖长,重音“孩子”“不太平”“钱”,节奏松散断续,流露抱怨敷衍)
D.《屈原》屈原:“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烧毁你的一切,特别要烧毁你那匹马!”(语气暴怒憎恶,语调激切渐强,重音“土偶”“烧毁”“马”,三次“烧毁”渐急如雷火,迸发决绝之怒)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7~8题。(4分)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其一①
[宋]黄庭坚
投荒②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澦关。
未到江南③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其二
[宋]黄庭坚
满川④风雨独凭栏,绾结⑤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注】①这两首诗写于黄庭坚在贬七年之后遇赦放还,此时他从被贬地四川宜宾奔赴家乡分宁(今江西修水)。②投荒:被流放到荒远边地。③江南:这里泛指长江下游南岸,包括作者的故乡分宁在内。④川:这里指洞庭湖。⑤绾结:(将头发)向上束起。一作“绾髻”。
7.(2分)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前两句写作者历尽坎坷,九死一生,不曾想还活着出了瞿塘峡和滟滪关,表达了劫后重生的喜悦。
B.其一后两句以望君山一个动作,让读者自己去猜测揣摩。这样的结尾,与王维《酬张少府》结句“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相同,都是不写之写,言尽意无穷。
C.其二前两句写作者在满江的风雨中独自倚靠栏杆,放眼远望,君山众峰的形状好像湘水女神盘结起的十二个发髻,其中“满川风雨”直接表明作者所处的恶劣的政治形势。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2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
- 安徽省六安市2025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
- 七下23.《蛟龙探海》ppt课件.pptx
-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期中语文模拟试卷.docx
-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2025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docx
-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2024-2025学年初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五四学制).docx
- 重庆市长寿川维中学校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x
-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语文试卷.docx
-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五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