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骈死(pián)嘉肴(yáo)濠梁(háo)抟扶摇(chuán)

B.挂罥(juàn)塘坳(ào)布衾(qīn)教学相长(zhǎng)

C.槽枥(lì)兑命(yuè)大庇(pì)选贤与能(jǔ)

D.突兀(wù)俄顷(qīng)鲦鱼(tiáo)学校(xiào)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A.马厩槽枥鹏徙南冥教学相长

B.俄倾布衾天下为工选贤举能

C.挂娟塘坳濠梁观鱼骈死于槽

D.突兀大庇安知鱼乐鳏寡孤独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庄子》中“鹏之徙于南冥”的想象,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哲思。

B.我们要学习古人“教学相长”的智慧,在互相探讨中共同进步。

C.他总爱对别人的作品指指点点,却连“骈死”的“骈”都读错,真是贻笑大方。

D.老师用“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典故,激励我们树立远大理想,可谓妙手偶得。

4.古诗文默写。(8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2)????????,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由个人困境推及天下寒士,发出“???,???”的强烈呼吁。

(4)《卖炭翁》中,通过动作描写刻画卖炭翁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5)《马说》中,作者用“???????”的反问,表达对人才被埋没的愤懑。

5.综合性学习。(6分)

八年级(3)班开展“经典中的哲思”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对联配对。

上联:鹏徙南冥展天地浩气

下联:_________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匹配的一项)(2分)

A.鱼游濠梁悟物我之乐

B.天下为公显大同理想

C.教学相长明学问之道

D.大庇寒士见仁者情怀

(2)活动二:名著推荐。

《庄子》是第六单元文言文的重要出处,其中“鲲鹏”“濠梁观鱼”等寓言充满哲思。请你为同学推荐《庄子》中的一个寓言(除教材外),并说明推荐理由。(4分,80字左右)

???????????????????????????

二、阅读与鉴赏(共45分)

(一)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①,一龙一蛇②,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③,浮游乎万物之祖④,物物而不物于物⑤,则何累之有哉!”

??????????????????????(节选自《庄子·山木》)

【注释】①訾(zǐ):诋毁。②一龙一蛇:比喻时隐时现,随势变化。③量:标准。④万物之祖:万物的本源。⑤物物而不物于物:主宰事物而不被事物主宰。

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问其故()

(2)舍于故人之家()

8.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

?????????????????????????????????????????????????

9.结合选文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概括庄子的语言风格和思想特点。(2分)

???????????????????????????????????????????????????

(二)古诗词阅读(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秋词(其二)

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①人狂。

【注释】①嗾(sǒu):教唆,指使。

10.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的画面。(2分)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