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课件(新人教版.pptxVIP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课件(新人教版.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方01南方02魏蜀吴03西晋04东晋05十六国06北魏07宋齐梁陈08东汉09隋朝10东汉后的政权更替情况11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一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必要性——北魏统治面临危机四推动力——统治者因素:冯太后掌权孝文帝精通汉文化二有利条件——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

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分为两个阶段:冯太后主持下的改革和孝文帝亲政后的改革。01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方面的主要内容。02体会北魏孝文帝勇于改革的决心和对先进文化的追慕之情。03高考要求

卓有成效的新制巧设计迁都洛阳移风易俗010203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措施创建新制度特点: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重点:一、卓有成效的新制

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1吏治得到改善,农民安心从事生产,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2国家统一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放,不许官吏自筹.3原因:4目的:5内容:6影响:7吏治黑暗,贪污成风,影响财政收入,加深矛盾。8俸禄制

均田制(国有制)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民,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无地少地农民得到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北方经济恢复发展前提:内容:影响:

北魏政权怎么知道多少农民分到了土地,又怎么向他们征税、征发徭役兵役呢?

北魏基层行政组织:三长制改革前改革后宗主北魏政权农民改革内容:设邻、里、党三长,直属州郡。农民北魏政权影响: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租调制改革前改革后赋税征收混乱,农民负担重;影响: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内容:租(缴纳粮食)调(缴纳绢帛)

原因过程影响二、巧设计迁都洛阳

各抒己见孝文帝自身的原因。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教养之下,深受汉族文化影响,认为鲜卑族必须学习汉族文化才能巩固政权,统一南北。2.平城不宜为都。位置偏北,不能充分吸收汉族的文化制度,不利于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2)周围多为游牧区,耕地少,粮食产量有限。(3)长期为北魏都城,保守势力大,不利改革。(4)北方出现强大少数民族柔然族,威胁其安全。3.洛阳的优势。曾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的都城,自古以来就是黄河流域政治文化中心。(2)周围地区农业发达,能给大都市提供充足的粮食。

01政治: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02经济: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03军事: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04地理:旧都偏居塞上,经 略中原困难1、原因

01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02根本目的:03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直接目的:

平城草木丰盛,牛羊成群,气候不冷不热,而洛阳夏季酷热难耐,为什么要迁到洛阳去呢?1我是个大奴隶主,在平城有豪华的宅院,大量的地产,还有众多的奴隶,生活的很好,不能迁都。2我们平城周围多数是鲜卑人,而洛阳周围多数是汉人,语言不统一,多别扭。3平城是祖宗定下来的都城,已近百年了,我们世世代代都住在这里,不能迁。4洛阳是汉人居住区,如果把都城迁到那里,会威胁我们的统治。5历史再现

出谋划策面对众多的守旧反迁都势力,请你设计一下孝文帝会用什么更高明的手段达到其迁都的目的?壹贰

穿越时空北魏政权迁都洛阳后,请你以旅游者的身份谈一谈那里都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

史学新观点探究学习摆脱母权阴影说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14岁继位,冯太后临朝称制,孝文帝自幼由冯太后抚养,继位时仅5岁,冯太后再次执掌朝政,冯太后聪明贤达,富有才干,孝文帝对其非常尊敬崇拜,在冯太后死后,孝文帝在平城为其营造了一座规模巨大的陵墓,并在太后陵东侧为自己修建了一座规模相对小的陵墓,表示要永远高山仰止般的陪伴太后、忠于太后。他真的愿意葬入陪陵吗?真的愿意不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要笼罩在母权的阴影中吗?特别是平城是鲜卑贵族的老窝,长期以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母权政治势力,这对孝文帝掌握权力构成极大威胁。北魏的建立者拓跋圭、还有第三代皇帝拓跋焘都是在这种内乱中被杀的。孝文帝为摆脱母权的阴影,把皇权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它选择了“走为上”,于是便有了太和十八年的迁都。

三、后期——移风易俗1.特点:孝文帝主持,以学习汉文化为主要目的。2.措施:⑴易服装:⑵讲汉话:⑶改汉姓,定门第等级:⑷通婚姻:⑸改籍贯:下令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要求朝臣讲汉话,30岁以下严格执行;将鲜卑姓改为汉姓,按门第高低选拔人才;提倡鲜卑人同汉人通婚;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

孝文帝亲自主持,以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为目的特点:易胡服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2.内容

文档评论(0)

gongmengji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