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docx

专题2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2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年虹口区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乙】

秦观读书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①能诵,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②,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③十之一二。故虽勤,而常废于善忘。

【注释】①[辄]就。②[惩艾]惩治,惩戒。③[时]从前,读nàng。

2.【甲】诗的作者是_____(朝代)__________(人名)。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分别是:①()②()

①茅檐长扫净无苔

A.长久B经常,常常C.延长D.生长

②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A.几乎B.通“怠”,懈怠C.恐怕D.危险

4.【甲】诗给我们的启示是: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乙】文给我们的启示是:学习上,我们要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年松江区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割席断交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管挥锄与瓦石不异()(2)尝同席读书()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管宁和华歆面对“片金”和“______________”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从中可见管宁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四)(6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河阳猪

苏东坡曰:予昔在歧①下,闻河阳猪肉甚美,使人往市之。使者醉,猪夜逸去。不得已,贸他猪以偿。后煮之,客皆大说,以为非他产所能及也。既而事败,客皆惭。

【注释】①歧;古地名,今陕西境内。

7.“市”一般作名词用,指“市场”“集市”,但上文“使人往市之”中的“市”却不作名词用,应解释为_________,文中有一个字与“市”字的意思相同,即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为非他产所能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以下对于“客皆惭”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客人们因为自己没有品尝到河阳猪的美味而感到惭愧。

B.客人们因为自己被苏东坡欺骗而感到惭愧。

C.客人们因为自己盲目迷信河阳猪而感到惭愧。

D.客人们因为欺骗了苏东坡而感到惭愧。年川沙中学南校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管鲍之交

(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9.文中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经常欺骗鲍叔,但鲍叔最终还是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有怨言。

B.(管仲)经常欺负鲍叔,但鲍叔最终还是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有怨言。

C.(管仲)经常欺诈鲍叔,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有任何怨言。

D.(管仲)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有怨言。

10.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鲍叔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望梅止渴

魏武①行役②,失汲③道,军皆渴,及令曰:“前有大梅林。饶④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世说新语》)

【注释】①魏武:曹操。②役:打仗。③汲:水源。④饶:富足,多

11.解释文中加点词。

(1)口皆出水____________

(2)乘此得及前源____________

12.“三军皆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话回答)“望梅止渴”在这里指因为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口水,因而止渴。现在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黄浦区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文征明习字

文征明①少时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wo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