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种衣剂的优势
作物种苗期主要病虫害是指那些种子传染、传带,土壤传播、传带而在种子萌动后开始为害根芽的各种苗期病虫,危害重,损失较大。
作物种苗期病虫害一旦发作,即不能恢复,若是检疫性病虫一旦传入则很难扑灭,很难在其初侵染的急剧发展、发作阶段进行高效治疗以控制发病。
如何在种苗期这一关键环节对种苗病虫进行综合防治?农艺措施如轮作、选种、分期播种,已收效甚微。采用化学药剂干拌种、湿拌种,药剂不容易粘着,经过贮藏搬动、运输、播种等环节,脱落损失严重,药效差,或因加工药剂颗粒大,难以拌匀,药效差,药害重。病虫害同时发生,杀虫剂、杀菌剂同时混拌,用药量高,且无论湿拌和干拌药剂如粘着量小,药效就不理想,成本也高。此外,种子处理后不能贮藏,需立即播种,不能作为种子标准化、社会化服务和产前服务的措施,只能作为种子消毒的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呼唤种苗期病虫害控制与培育壮苗措施规范化、系统化、简单化,且易复制、高效安全和环保。
种衣剂是由杀虫剂、杀菌剂、驱鼠剂、复合肥、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增效剂、缓释剂、成膜剂和表面活性剂等组成的具有杀虫杀菌壮苗功效的复合型产品,适应农业高度机械化,它覆盖在良种表面,能立即固化成膜,土壤中遇水只能吸胀而不会被溶解,从而使药剂和微肥缓慢释放,延长了药效期,增加了防治效果,提高了种子质量,节约了农药、肥料,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天敌的杀伤。药剂和肥料从地下被缓慢释放,通过根被传导到植株地上部位,控制植株上部病虫为害,保障作物健康生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增长。
种衣剂生产是农业产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利于种子标准化、产业化和商品化,符合我国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新要求。
2常见种衣剂药害
2.1??杀菌剂药害
导致种衣剂产生药害的杀菌剂品种主要有:三唑类的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丙硫菌唑、多效唑、硅氟唑、环菌唑、环氧菌唑、三唑醇、三唑酮、羟菌唑、抑霉唑、氯苯嘧啶醇、乙环唑、三唑酮、苄氯三唑醇、烯唑醇、福美双、萎锈灵、拌种双、拌种灵、丙森锌、代森锌、代森铵、代森锰锌、二硫氰基甲烷、噁唑菌酮、咪唑菌酮、咯菌腈、甲基硫菌灵。
2.2??植物生长调节剂药害
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赤霉素、芸苔素、复硝酚钠、萘乙酸、2,4-滴丁酯,这些品种如若使用不当都会产生药害。
2.3??微量元素药害
如矿物质营养镁、铁、锌、锰、铜、硼、钼等导致的药害。
2.4??杀虫剂药害
导致种衣剂产生药害的杀虫剂品种主要有:噻嗪酮、吡虫啉、克百威、氯虫苯甲酰胺等。杀虫剂药害的共同特点是抑制作物生长,导致作物营养不良,影响作物出苗、分蘖、开花、结果、成熟,贪青晚熟而减产,重者绝产;叶变色、失绿、变黄、叶缘叶尖变色、下垂或叶枯死;地下根或肿大或萎缩,须根少,不长新根;植株矮小,不抽穗,花果畸形等。如大豆田30%多·克·福种衣剂药害,大豆子叶边缘红褐色,真叶皱缩深绿,不展开,根弯曲,须根少或不长须根,严重的死苗。35%克百威药害,每千克大豆种子用克百威有效成分2.4克即产生药害,症状为大豆子叶边缘红褐色,真叶小而呈圆形,叶边缘红色,有的叶干枯、脱落,茎细弱,根弯曲,须根少或不长须根。30%多·克·福或35%(含隐性成分三唑酮,或吲哚丁酸,或复硝酚钠,或三环唑等)种衣剂药害,大豆下胚轴肿大,弯曲,不长须根,子叶不张开,或真叶皱缩不展开,严重的不出苗、烂种。又如玉米田35%或30%(含隐性成分三唑酮,或吲哚丁酸,或复硝酚钠,或三环唑等)种衣剂药害,抑制幼苗生长,叶变黄或白色,不长新根,严重的死苗、烂种;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药害,玉米3叶期以后叶变黄或白色,下垂或烂叶,不长须根,严重的死苗,或叶鞘受损,叶在地表下拱不出土。
3种衣剂药害原因分析
3.1??种衣剂混配物质造成药害原因分析
(1)杀菌剂造成药害原因分析
杀菌剂来自化学合成,有些杀菌剂本身是植物外源激素,过量使用易中毒、产生药害,抑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降低幼苗免疫功能而感病。据南京农大周明国教授研究,三唑类种子处理与对照相比,对禾谷类作物出苗12天叶面积的生长抑制情况为:抑霉唑15%、三唑醇16%、丙环唑20%、三唑酮22%、氯苯嘧啶醇23%、乙环唑27%、苄氯三唑醇28%、烯唑醇45%。
如种衣剂含多效唑、抑霉唑、三唑醇、丙环唑、三唑酮、氯苯嘧啶醇、乙环唑、三唑酮、苄氯三唑醇、烯唑醇等均可降低出苗率,导致幼苗僵化,抑制地上部分的伸长,如抑制小麦苗的叶、根和胚芽鞘的伸长。三唑酮种子处理,造成小麦大面积不出苗,拌种灵对担子菌中的锈菌、黑粉菌、丝核菌有特效,常用于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但对单子叶作物容易产生药害,0.1%种子处理严重降低小麦出苗率。
2005年呼伦贝尔农垦局谢尔塔拉农场3,000亩大麦用6%戊唑醇种衣剂拌种,严重抑制出苗和幼苗生长,全部绝产。
2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