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专题04:文言文阅读(考题猜想)
一、(23-24六年级下·黑龙江哈尔滨·期末)阅读《学弈》,回答问题。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弈:????(2)惟:????(3)援:????(4)然:
2.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弈秋,通国之善弈也。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3.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B.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C.学习应不怕困难,要知难而进。
D.学习必须勤奋,不能偷懒。
二、(23-24六年级下·山东烟台·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公输削鹊
公输子①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子墨子②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如翟③之为车辖④,须臾⑤刘⑥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⑦之重。故所为功⑧,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节选自《墨子·鲁问》)
【注释】①公输子:公输班,也叫鲁班,春秋时期的能工巧匠。②子墨子:子是尊称。墨子,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③翟:墨子名。④辖:安在车轴末端的挡铁,用以防止车轮脱落。⑤须臾:片刻,一会儿。⑥刘:通“镂”,雕镂,刻削。⑦石:古时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⑧功:功效。
4.解释下列加点字。
(1)自以为至巧()(2)任五十石之重()
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以为至巧????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学弈》)
B.故所为功????问其故(《两小儿辩日》)
C.成而飞之????通国之善弈者也(《学弈》)
D.而任五十石之重????近者热而远者凉(《两小儿辩日》)
6.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7.墨子认为的“巧”是(用原文回答)。
8.以下对本文内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输子注重创造力,墨子注重实用。
B.对“巧”与“拙”的看法受评价角度的影响。
C.必须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才谓“巧”。
D.在特定形势下,能迅速转化成劳动生产力的发明会更有实用价值。
三、(23-24六年级下·黑龙江绥化·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高凤小传
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①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风持竿诵经,不觉潦水②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
【注释】①之:到……去,往。②潦水:雨后的积水。
9.《学弈》选自《孟子》,作者是时期思想家,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10.解释下列加点字。
(1)通国之善弈者??善:
(2)惟弈秋之为听??惟:
(3)曝麦于庭??曝:
11.下列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妻子回来奇怪地问了起来,高凤正好了解到这件事。
B.妻子回来认为事情很奇怪,高凤正好醒悟了这件事。
C.妻子回来认为事情很奇怪,高凤才刚醒悟了这件事。
D.妻子回来奇怪地问了起来,高凤才刚了解到这件事。
12.高凤“遂为名儒”的原因是“”(引用原文语句回答)。
13.《学弈》和《高凤小传》都赞扬了的精神品质。
四、(24-25六年级下·山东泰安·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关尹子教射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
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