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年湖北部分名校高二10月联考
高二语文试卷
命题学校:鄂南高中命题教师:朱锐江向东孙亚婷审题学校:黄陂一中
考试时间:2024年10月10日上午9:00-11:30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
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园林是文人读书治学的场地、修身养性的乐土、结社雅集的处所和文学创作的
基地。园林的文学书写种类多样,异彩纷呈。园林中的建筑题名、匾额、对联等或取材于名
诗文,或出自文人之手。文学史上众多美文意境与文学家的高雅情致,皆成为中国古代园林
的造景依据。拙政园来源于《归园田居》的“守拙归园田”;拙政园的留听阁用李商隐“留
得枯荷听雨声”的诗意。园林散文、题园诗赋是古典文学与园林的另一种结合形式,如《阿
房宫赋》《醉翁亭记》等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汤显祖笔下的“牡丹亭”和曹雪芹笔下“大
观园”更是将中国园林的文学书写推向了高潮。
(摘编自袁圆《从红楼梦大观园看中国古代园林的文学书写》)
材料二:
以自然风景著称的古典园林的最大特点,是真实地摹写了自然山水之美。然而作为一种
艺术,园林不是机械地照搬自然,而是经过艺术的再创造,从而表达造园家的主观情思和理
想真实。欣赏园林,即欣赏园林表现出的造园家的审美情趣,及由此情此景交融形成的抒情
意境。造园家组织安排山水建筑所用到的物质的线条、体形、质感和色彩,是自然符号;而
园林风景的题名、匾额、楹联等,应用的是文字形式的诗句词章,是人为符号。
遍布我国大江南北的风景区和园林,历来都用简练的诗一般的文字点明景题,如西湖十
景、承德避暑山庄的七十二景等,犹如西方公认的“标题音乐”,这种诗与自然风景的结合
是我国造园艺术家独创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标题风景”。只要说出它的景名,游历过的观赏
者心中就会浮现出一幅形象的图画,可见题名在风景欣赏中的强化作用。自然美所引起的联
想和想象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主观随意性,由于出身、经历、文化水平、艺术修养不同,各人
对景色的理解和欣赏有很大的差异。而园林要在一定程度上表达艺术家的审美观念,也必带
有一定的强制性。对风景形象或景区所作的概括含蓄的命名题对就带有这种强制性,对观赏
者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共8页第1页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语文试卷()
园林的创作构思,较重视意境的设计。造园家在构思时,往往先将风景区的意境,以简
约的笔墨、诗的形式作一个概括,然后推敲山水、亭榭、花树等具体风景的布置,使之最合
乎诗意。在园林大体完成后,就要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在一些风景点的建筑和山石上配
刻以题名诗句,这实际上是以“人为符号”对“自然符号”所组成的园林景色进行一次鉴定。
《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工程告竣,贾政、宝玉、清客一行边赏景边为园中建筑风景题对。
贾政说:“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为何不能“生色”?就是因为园林应用的自然符号在表情达意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直
抒胸臆”,而题对能够画龙点睛地集中表现出艺术的生气和意境。
风景题对必须切题,言简意赅地概括出景色的特征。德国美学家莱辛说:“愈使它的人
为符号接近自然符号,也就愈接近它所能达到的完美。”这种接近,不是粗浅的直接表露,
而是要既含蓄又达意,要充分引起“比”“兴”,由景生情,以辞表意,来抒发景物所包含
的深层意蕴。如拙政园的远香堂和留听阁,均为赏荷之处,而二者的题名都没有直接和视觉
关联。远香堂主嗅觉,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