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三国志魏志一武帝纪第一》《后汉书袁绍列传》《读通鉴论》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建安元年春正月,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乃遣曹洪将兵西迎。卫将军董承与袁术将苌奴拒险,洪不得进。
秋七月,杨奉、韩暹以天子还洛阳。太祖遂至洛阳,卫京都。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洛阳残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
九月,车驾出辗辕而东,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自天子西迁,朝廷日乱。至是宗庙、社稷制度始立。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魏志一·武帝纪第一》)
材料二:
兴平二年冬,(献帝)车驾为李傕等所追于曹阳,沮授说绍曰:“将军累叶台辅,世济忠义。今朝廷播越,宗庙残毁,观诸州郡虽外托义兵内实相图未有忧存社稷恤人之意。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稸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绍将从其计。颍川郭图、淳于琼曰:“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英雄并起,各据州郡,连徒聚众,动有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今迎天子,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授曰:“今迎朝廷,于义为得,于时为宜。若不早定,必有先之者焉。夫权不失几,功不猒速,愿其图之。”帝立既非绍意,竟不能从。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袁绍列传》)
材料三:
乱天下者,托于名以逞其志;故君子立诚以居正,而不竞以名,则托于名者之伪露以败,而君子伸。乱天下者,并其名而去之不忌,则能顾名以立事者,虽非其诚而志欲伸,无可为名者,莫能胜也。项羽立义帝而弑之,并其名而去之矣;汉高为帝发丧,名而已矣,而天下戴之以诛羽之不义。使义帝而存,汉高之能终事之也,吾不敢信,然而以讨项羽则有余。故胡氏曰:“与其名存而实亡,愈于名实之俱亡。”此三代以下之天下,名为之维持也大矣。
袁绍不用沮授之策,听淳于琼而不迎天子于危困之中,授曰:“必有先之者。”而曹操果听荀彧迎帝以制诸侯。夫无君之心,操非殊于绍也,而名在操,故操可以制绍,而绍不能胜操;操之胜也,名而已矣。超然客公众号
名与利,相违者也;实与名,末相违而始相合也。举世骛于名,而忠孝之诚薄;举世趋于利以舍名,而君臣父子之秩叙,遂永绝于人心。故名者,延夫人未绝之秉彝于三代之下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观诸A州郡B虽C外托D义兵E内实F相图G未有忧存H社稷恤人I之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连词,就,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的“乃”意思不同。
B.?假,授予,与《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假”意思不同。
C.?东,东进,名词用作动词,与《赤壁赋》中“顺流而东”的“东”用法不同。
D.?骛,追求,与成语“好高骛远”“心无旁骛”中“骛”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操迎接天子过程波折,起初受到一些人质疑,又遭到荀彧、程昱劝阻,后来曹洪又被董承等人阻拦抵御。
B.?曹操能听取谋士正确的建议,可见他善于察纳雅言;袁绍面对两种相反的观点,未能采纳良策,导致战略失误。
C.?王夫之以项羽杀死义帝,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受到天下拥戴对比,论证了“名”对维持天下秩序的重要作用。
D.?王夫之认为名与利相互对立,世人追求名会使忠孝之心淡薄,追求利舍弃名则会使君臣父子的秩序灭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迎朝廷,于义为得,于时为宜。若不早定,必有先之者焉。
(2)使义帝而存,汉高之能终事之也,吾不敢信,然而以讨项羽则有余。
14.?王夫之认为,“操之胜也,名而已矣”,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王夫之这样说的理由。(3分)
?参考答案:
10.BEG【解析】“观诸州郡”是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故B处应断开;“外托义兵”“内实相图”结构相同,语意完整,故E处应断开;“未有忧存社稷恤人之意”表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故G处应断开。故选BEG。
11.C【解析】C项,“顺流而东”的“东”与文中的“东”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东进”。A项,文中“乃遣曹洪将兵西迎”的“乃”是连词,意思是“于是、就”,“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中的“乃”意思是“你的”,二者意思不同。A项正确。B项,文中“天子假太祖节、钺”的“假”为“授予”,“善假于物也”中的“假”为“借助”,二者意思不同。B项正确。D项,“好高骛远”“心无旁骛”中的“骛”都为“追求”,与文中的“骛”意思一致。D项正确。故选C。
12.A【解析】A项,“又遭到荀彧、程昱劝阻”错误,由后文“乃遣曹洪将兵西迎”可知,荀彧、程昱是“鼓励”曹操迎接天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