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物理:366个核心考点
时间单位:时、分、秒
时的符号为h,分的符号为min,秒的符号2为s。
3.1小时等于60分,即1h=60min.
4.1分等于60秒,即1min=60s。
5.1小时等于3600秒,即1h=3600s
测量长度的基础工具为刻度尺。
测量长度的精密工具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国际长度单位有是米、常用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千米符号为km。
米符号为m。
11.1千米=1000米,即1km=1000m.
12.分米符号为dm。
八年级上册物理:366个核心考点
13.1米=10分米,即1m=l0dm。
14.厘米符号为cm。
I5.1分米=10厘米,即1dm=10cm
16.1米=100厘米,即1m=100cm。
17.毫米符号为mm。
18.1厘米=10毫米,即1cm=10mm.
19.微米符号为μm。
20.1毫米=10微米,即1mm=103μm。
21.1米=106微米,即1m=10mm,反过来,1um=106m。
22.纳米的符号为nm。
23.1米=109纳米,即1m=109nm,反过来1nm=10-9m。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的位置。
八年级上册物理:366个核心考点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第二步零刻度线或整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读数时,视线要整对刻度线,视线与尺面垂直。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数值和单位组成。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多次测量取平均值②改进测量方法③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误差不是错误,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能避免。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参照物是作为标准的物体,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假定不动的物体。
运动具有相对性,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速度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八年级上册物理:366个核心考点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①相同时间比较路程长短。②相同路程比较时间快慢。
③路程与时间的比。
路程与时间的比越大,速度越大。
相同时间,路程越长,速率越大。
相同路程,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公式:y=s/t
常用的速度单位:m/s读作米每秒、km/h读作千米每小时。
换算关系:1m/s=3.6km/h
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40ms的意义是物体每秒通过的路程是40米
人步行的速度约1m/s。
八年级上册物理:366个核心考点
自行车的速度约5m/s。
测量平均速度实验要选择斜面较小的目的是便于测量时间。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会画)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会画)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验证发声体振动的实验是音叉实验。
八年级上册物理:366个核心考点
音叉实验现象:敲打音叉,小球弹起.
音叉实验结论:发声体在振动。
音又实验小球作用:将音又振动放大,让实验现象更明显。
音叉实验方法:转换法。
验证声音的传播做的实验是真空闹钟实验
获得真空的方法:抽气。
真空闹钟实验现象:声音越来越小。
真空实验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真空实验方法:推理法。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介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八年级上册物理:366个核心考点
笛子、葫芦丝发声是通过空气柱的振动。
蜜蜂、蚊子在发声是通过翅膀的振动。
蝉的发声是通过腹部的振动。
大提琴、二胡的发声是通过琴弦的振动。
声速是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
声速的影响因素包括介质种类和温度。
声音传播速度按介质种类区分是固体液体气体。
温度越高,声音传播速度越快
声音在15℃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回声产生的条件:声音遇到障碍物。
区分原声和回声条件①回声比原声晚0.1s以上回到人耳②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7m。
八年级上册物理:366个核心考点
声音的三个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是影响因素是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5Hz表示物体每秒内振动5次。
人耳听觉频率范围20Hz至20000Hz。
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
音调高的波形更密集一些,音调低的波形比较稀疏。
蜜蜂载蜜飞行,翅膀平均每秒振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道路运输安全》必背30页纸.docx
- 新一下数《重难点思维应用题》八大类常见思维题归纳合集.docx
- 心血管专科护士选拔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 七年级下册英语阅读还原五选四专项练习小纸条.docx
-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清单(人教版2025)22天学习计划(挖空版).docx
-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清单(人教版2025)24天学习计划(背记版).docx
- 七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16天学习计划(挖空版).docx
- 七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16天学习计划(背记版).docx
- 七年级下册道法知识清单(人教版2025)19天学习计划(背记版).docx
- 七年级上册语文《西游记》考点练习.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