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登泰山记》高二语文下学期同步课堂教学设计(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上册).docx

5.2《登泰山记》高二语文下学期同步课堂教学设计(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2页

登泰山记

【学习目标】

1.了解姚鼐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及《登泰山记》的创作背景,掌握“记”体散文的文体特征。

2.梳理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如“乘”“历”“穿”“越”等字词的含义,理解判断句、定语后置句等句式特点。

3.把握文章以游踪为线索的结构,分析叙事、写景、抒情的融合方式,体会泰山雪后初晴及日出时的壮丽景色。

4.感受作者在山水描写中蕴含的情感,理解其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境界的思考,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梳理作者登山路线及泰山景物描写,体会“简洁雅洁”的语言风格。

分析“观日出”部分的层次与手法,感受自然景观的雄浑壮美。

2.难点:理解作者在写景中蕴含的“沉忧”到“平静”的情感变化。体会游记中“物我交融”的哲思,如“苍山负雪”的拟人化描写的深层意涵。

一、课前知识梳理

1.课文字词

汶水(wèn):发源于山东莱芜东北原山,向西南流经泰安。

济水(jǐ):发源于河南济源西王屋山,东流到山东入海。

磴(dèng):石阶,。

徂徕(cúlái):山名,在泰安城东南。

绛皓驳色(jiànghào):绛,大红;皓,白。驳,杂,错杂。

樗蒱(chūpú):骰子(tóuzǐ),类似色子(shǎizi)。

姚鼐(nài)

石罅(xià):石缝

岱祠(dài)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冒着。

长城之限:界限。

是月丁未:是,这

崖限当道者:限,门槛;当,挡。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及,和

及既上:及,等到

皆不及往:不及,来不及

苍山负雪:负,背

明烛天南:名词作动词用,照。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2.作者作品

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桐城(今属安徽)人,清代著名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

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四库全书纂修官等职。中年后辞官,历主江宁、扬州等地书院,致力于文学教育与创作。一生秉持“义法”结合的文学主张,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散文风格简洁雅洁,含蓄蕴藉,长于写景抒情,代表作有《登泰山记》《游灵岩记》等。编纂《古文辞类纂》,选录战国至清代文章,成为桐城派散文理论的重要范本。提出“义法”说,“义”指内容,“法”指形式,主张“义法”相统一。强调“考据、义理、辞章”三者结合,将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融合。

3.创作背景

清代乾隆年间,政治相对稳定,但文化专制盛行,士人多埋首考据,思想受限。

桐城派崛起,主张以简洁文辞承载儒家义理,姚鼐的创作体现了这一思潮。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乞病解官”,从京城返乡途中登临泰山,试图通过山水之游排解官场失意的“沉忧”。泰山为“五岳之首”,象征儒家“天下观”,其登临行为暗含对仕途挫折的超脱与对自然永恒的向往。

4.知识积累:泰山

位于山东泰安,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古称“岱宗”“岱岳”,为华夏文明象征之一。山体由花岗岩构成,山势雄浑,有“泰山安,四海皆安”之说。

文化内涵:

封禅文化:自秦至清,13代帝王曾封禅泰山,象征君权神授。

儒家象征: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赋予其“仁”“礼”的哲学内涵。

山水精神:泰山常被视为“天地大德”的载体,文人多借其抒发壮志或排解忧思。

本文相关景点:

日观峰:泰山最高峰之一,因可观日出得名,文中“待日出”的核心场景发生地。

古长城:文中指春秋战国时齐国所筑长城遗址,作为泰山南北分界的地理标志。

岱祠、碧霞元君祠:泰山重要祠庙,岱祠祭祀东岳大帝,碧霞元君祠供奉泰山女神,体现泰山的宗教文

5.结构梳理

二、课堂探究

(一)导入

一口气看完《登泰山记》!泰山胜景给予清朝打工人的希望之光!,文化,文学,好看视频

(二)疏通生字词,听范读,能准确朗读。

朗诵视频|《登泰山记》(泰山日出美景)_哔哩哔哩_bilibili

(三)对照古今翻译,能准确翻译。

第一自然段

原文: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翻译: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淌;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淌。

原文: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翻译: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

原文: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翻译:处在那南北山谷分界处的,是春秋战国时齐国所筑的古长城。

原文: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翻译: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的地方。

第二自然段

原文: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

文档评论(0)

2698sh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文档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