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统计调查规划设计;问卷之意义及功能;1.依研究目的建立分析架构;(一)依研究目的建立分析架构
研究者必须确定所欲研究的主题,按照这个主题列出所有的研究项目。
再根据这些研究项目,了解及确定所要搜集信息的范围,找出相关之变量,并以此建立分析架构。
(二)决定问卷之形式
较敏感主题可采迂回之方式调查,较容易得到受查者真实的想法。
在决定问卷形式之前要先想到分析的方法。;问卷设计之步骤;问卷设计之步骤;问卷设计之步骤;(一)依问项形式区分
1.开放式问项(open-endedquestion)
2.封闭式问项(close-endedquestion)
3.半开放半封闭式问项(partiallyclose-endedquestion);所谓开放式问项即受查者可以不受任何影响自由作答,不须由问卷上所拟定之答案圈选。;开放式问项;封闭式问项是让受查者在事先拟定的答案中圈选答案。;封闭式问项;半开放半封闭式问项因融合开放式问项及封闭式问项之优点,所以普遍使用在各式问卷中。;问卷形式决定;事实性问项之目的在于收集真实资料,如性别、教育程度…等,因为这些问项常常被用来做为分类的标准,所以又可称为分类性问项(classificationquestion)。
通常为避免受查者在回答有关个人资料时,因顾虑而影响答案,事实性问项通常被摆在问卷的最末端,但当抽样方法为配额抽样(quotasampling)时,事实性问项应摆在问卷之开头以确定受查者符合被调查条件。;行为性问项之目的在探知受查者过去或现在的行为表现。;意见性问项即所谓态度性问题,目的在探知受查者对某一社会事物(包含事件、物品、人…等)所持态度,
行为性问项较易作答,而态度性问项则较难收集,这是因为受查者对个人过去或现在之行为表现非常清楚,但对于个人对某社会事物所持之态度却不一定十分了解。
态度性问项之答案常受问题所用的字眼(wording)或排列顺序(questionsequence)所影响,太偏激或有引导性之字眼容易影响受查者当时的情绪,而使答案有所偏误。;避免一般性或不具体的问题;用字简单(用字要力求口语化)、定义清楚;避免用多语意字眼
通常、常常、一般…等字眼,很难去界定其程度,在问卷中应避免使用。;避免用含糊不清的句子;避??用引导性问题
问项应包含正、反两面的意见。
各意见(或选项)出现的顺序及用语也会产生引导的作用。据研究,受查者较容易倾向第一个被提出的选项—尤其在受查者没有强烈意见的时候。;困窘性问题(embarrassingquestion)的处理
遇到困窘性的问题应采迂回的问法(indirectquestion),方能探知受查者真正的想法。;避免断定性问题
有些研究者在拟定问卷时容易犯下假设受访者有某些行为的错误;避免假设性问题
有许多研究者喜欢先假设一种情境,然后询问受查者面对此种情境时会有何种反应。;问卷设计之原则;避免双重否定的问法;问卷设计之原则;问卷设计之原则;预先编码
应在问卷设计之初就将问卷编码确定,以方便日后的KEY-IN工作。;问题排列的次序;是指一个实验重覆同样的试验能获得一样结果的程度,即测验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
测验信度是以测验所得的数值之变异理论为基础,测验数值变异愈小,可靠性愈大。;(1)再度信度:
用同一种测验对同一群受试者前后测验两次,再根据两次测验数值计算其相关系数,即得再度信度,又称稳定系数。
优点:提供有关测验结果是否随时间而变异的资料,作为预测受试者将来行为表现的依据。
缺点:易受练习和记忆的影响,前后两次测验相隔时间须适度,一般而言,相隔时间愈长,
稳定系数愈低。;(3)折半信度:
计算方法是将测验分成二组题目,例如:奇数题和偶数题,第1,3,5,...题一组,第2,4,6,...题另一组,或前一半测验为一组题目和后一半测验为另一组题目等方式,求这两部份的相关系数。
缺点:因其信度只有一半,所以并不是理想方法。在题目较少的测验中,用随机方法抽出一
半题目,都无法表现整体的测验结果,必须测验愈长愈可靠。;用来确定调查结果与原先想要的量度事务是否合乎事实。
例如:有一根尺之量度为36呎,但实际真正量度为40呎,虽然,它测量某物的每次结果都相同,但事实上,它的量度却低估,产生偏差,因此,这根尺有信度但无效度。;信度与效度的关系;;问题与讨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