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盘衬板更换后工艺总结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4

原料立磨磨盘衬板更换后工艺状况总结

2005年7月13日至14日,三线原料立磨磨盘衬板更换后,系统工况有了根本性的好转,7月22日,分厂组织相关人员对磨机工艺优化及辊皮与衬板的规范使用进行了分析、研讨。

一、磨辊辊皮与磨盘衬板使用情况:

2002年12月24日,宁国三线原料立磨ATOX50投入运行,2005年6月13日至14日更换磨辊辊皮,辊皮累计使用时间16624:34,粉磨生料6838006吨,平均台时产量411.32t/h;2005年7月13日至14日更换磨盘衬板,磨盘衬板累计使用时间17242:22,粉磨生料7087125吨,平均台时产量411.03t/h。

更换时辊皮最多磨损量为125mm,磨盘衬板最多磨损量为150mm,且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1#辊辊皮靠磨机壳体侧每块都有局部掉块现象,其中有三块整个外端全部脱落,数处出现裂纹;2#辊辊皮靠磨机壳体侧有7块局部掉块,数处出现裂纹;3#辊辊皮靠磨机壳体侧有1块局部掉块,其它基本正常;掉块宽度一般是15cm;

辊皮夹板都有不同程度磨损,特别是掉块的辊皮其夹板磨损更多,其中1#辊辊皮一块夹板的结合面由40mm磨损到12mm,夹板的另一端厚度由20mm磨损到12mm。衬板靠内侧基本都出现局部掉块,掉块最大宽度一般在10cm以内。在辊皮掉块较严重的区域,磨辊本体也出现轻微磨损。

二、主要工艺参数对比:

主要参数

衬板更换后

衬板更换前

2003年初

更换前最优

喂料量(t/h)

460~470

420左右

470~480

470~480

研磨压力(bar)

105

100

120

100

料层厚度(mm)

140~165

80~100

100~120

10~40

磨振动(mm/s)

0.6~1.0

0.46~0.76

0.6~1.3

0.7左右

磨机电流(A)

290~330

360~420

320~390

340~380

3317电流(A)

44~50

49~55

45~52

47~53

3320转速/电流

1080/290

1110/290

1150/335

1120

磨机喷水(t/m3)

6左右

偶尔喷水2

8左右

5左右

磨口温度(℃)

80

90~95

75~80

85

3618电流(A)

340~350

360左右

375左右

350左右

3401电流(A)

195~215

185~195

200~215

200~215

生料细度(%)

≤18

≤18

≤15

≤15

喷口环盖板

均不同

三、建议操作参数及注意事项:

(一)建议主要操作参数:

喂料量:460~480t/h;研磨压力:105bar;

料层厚度:140~160mm;磨机出口温度:80±2℃;

3618电流:≤350A;3317电流:44~50A;

磨机连续喷水。

(二)注意事项:

1、注意控制3506出口负压,防止3336、3340处正压冒灰;

2、防止磨盘上料层过后或由于压风过大造成磨盘上粉料过多而磨机振动大跳停;

3、及时调整3617挡板,防止用风偏大,调节稳定后其执行机构要打至“OFF”位置;

4、注意3604电收尘内部有无结露,最好每月检查灰斗一次;

5、提倡对操作参数不断进行摸索、优化,尤其是料层厚度。

四、近期进一步优化措施:

(一)近期需处理以下方面的问题,以利于磨机高产稳定运行:

1、系统漏风点处理,主要有3315振动给料机、3604本体、3605拉链机、3336及3337处管道、3308②回转阀等漏风点;

2、3204取料机故障频繁,取料能力不足;

3、喷口环与磨盘之间的间隙过大;

4、1#水枪需更换;

5、配料部分主要是铁粉、页岩断料较多,尤其是铁粉;

6、石灰石粒度过大;

7、3310磨辊润滑站问题需进一步研讨;

8、部分选粉机静叶片磨损严重需更换。

另外,料层厚度控制多少为宜仍有待摸索。

五、辊皮与衬板使用注意要点:

1、做好辊皮与衬板磨损测量台帐及曲线分析,为辊皮翻边、更换提供基础资料;

2、规范进行辊皮翻边是关键,尤其是要及时进行第一次辊皮翻边,建议辊皮磨损了30mm时即可进行翻边,此后每3~4个月翻边一次;

3、在磨机运行的不同时期,料层厚度控制有所不同,控制适宜的料层是保持较高粉磨效率的基础和保护辊皮及衬板的有效手段;

4、结合本次磨辊辊皮与磨盘衬板更换的情况看,建议两者最好同步更换。

5、磨辊辊皮与磨盘衬板未必一定要磨损一半才进行更换,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及旧辊皮与衬板进行堆焊等,可以提前进行更换;建议集团装备部在这方面给出指导性建议。

文档评论(0)

水泥技术文档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从事三十多年水泥行业的老工程师,愿意把多年积累的资料,分享给大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