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申鉴中论治学》含答案.docxVIP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申鉴中论治学》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申鉴中论治学》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蒙未知譬如宝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学者心之白日也故先王立教官,掌教国子,教以六德;教以六行;教以六艺。三教备而人道毕矣。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好学之谓也。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闲。是以情性合人,而德音相继也。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斯可谓师人矣。”

马虽有逸足,而不闲舆,则不为良骏;人虽有美质,而不习道,则不为君子。故学者,求习道也,若有似乎画采,玄黄之色既着,而纯皓之体斯亡,敝而不渝,孰知其素欤?子夏曰:“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堕,亟闻天下之大言,则志益广。”故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没而后已。

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

(选自《申鉴·中论·治学》,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民之初/载其蒙/未知譬如宝/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学者/心之白日也/

B.民之初/载其蒙未知/譬如宝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学者/心之白日也/

C.民之初载/其蒙未知/譬如宝/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学者心之白日也/

D.民之初载/其蒙未知/譬如宝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学者/心之白日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与《劝学》中“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的“君子”含义相同。

B.“六艺”指中国周朝贵族教育体系中的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

C.“诗”指《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邶风》属鲁颂。

D.“玄黄之色既着”与“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两句中的“既”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比喻论证,将学习比作修整装饰器物,器物不加修饰就不可能做得美观好看,说明人们通过学习可以具备美好的品德。

B.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黄钟的声音与叩击瓦罐的声音、帝王礼服上的绣龙纹饰与粗布短衣进行对比,进而说明学习和不学的区别。

C.看到高山就停下来仰望,看到品德高尚之人就模仿学习他,君子成德立行需要学习,不倦地学习就能成为君子。

D.作者认为,学习不能只依靠先天的资质,要去学习根本的道理,就好像在画布上绘画一样,画上去的颜色就不能磨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斯可谓师人矣。”

(2)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堕,亟闻天下之大言,则志益广。

5.选文最后一段阐述的观点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答案】1.D2.C3.C4.(1)孔子说:“不学习用什么来行事?不思索怎么会有所得?你们要努力学习,这样才称得上善于从师而学啊。”

(2)每天温习,那么所学的东西就不会忘记,自我勉励,那么自己就不会懈怠,屡屡听取天下的深妙言论,那么他的志向就会越来越宏大。5.①有资质,有志向,才能够建立功业。②君子一定要确立自己的志向。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人刚出生的时候,蒙昧无知。就好像珍宝放在暗室里,想寻找却看不见,太阳的光辉一照进去,各种东西就都一目了然了。学习,就是心灵的太阳。

“于玄室”是“宝”的后置状语,二者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C;

“白日”是“照”的主语,应在“白日”前断开,排除B。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邶风》属鲁颂”错误,《邶风》属国风。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不倦地学习就能成为君子”说得太绝对。由原文“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好学之谓也”可知,原文只是说君子好学,没有说不倦地学习就能成为君子。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何以”,用什么;“小子”,你们;“师”,从师。

(2)“日”,每天;“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