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在磨难中迎接曙光的岁月——?音乐多元化并存发展第一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第二节沦陷区的音乐活动与江文也的音乐创作第三节国统区的音乐活动与马思聪、丁善德的音乐创作第四节解放区的音乐活动第一章古风雅韵神鸟起舞——原始社会及夏、商时期音乐的滥觞冼星海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有“人民音乐家”的美称,一生创作了500余首歌曲作品,涉及群众歌曲、劳动歌曲、抒情歌曲、儿童歌曲等题材。大合唱创作是冼星海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的又一重要贡献,其中《黄河大合唱》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沦陷区是指20世纪40年代由日本帝国主义及伪政权统治的地区。江文也是沦陷区音乐家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坎坷,创作了大量的钢琴曲、管弦乐及声乐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台湾舞曲》、《北京点点》、《孔庙大晟乐章》等。国统区是指从1938年武汉失守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由国民党实际统治的区域。这一时期,国民党掌控文艺事业的发展,打压抗日救亡歌曲的创作和表演活动。国统区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家有马思聪、丁善德等。1938年武汉失守后,一批进步音乐工作者来到解放区,开展爱国音乐活动。由进步音乐工作者们掀起的新秧歌运动对后来我国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诞生了我国第一批比较成熟的新歌剧作品,如《白毛女》。第十一章在磨难中迎接曙光的岁月——音乐多元化并存发展(20世纪40年代)第十一章在磨难中迎接曙光的岁月第一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一、生平冼星海(1905年—1945年)出生在澳门一个贫苦的船工家庭,祖籍广东番禺,曾用名黄训、孔宇等(见图11-1)。他是我国抗战时期著名的作曲家、人民音乐家,继聂耳之后,为我国抗日救亡音乐又树立起一面光辉的旗帜,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911年,他跟随母亲到新加坡,入当地私塾接受最初的封建式启蒙教育。1928年秋,冼星海考入上海国立音乐院,继续学习小提琴,期间结识了田汉,在其影响下加入“南国社”,确立了爱国主义的思想和创作路线。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之后,冼星海来到武汉,担任抗战音乐工作的负责人,同张曙一起工作。图11-1冼星海像第十一章在磨难中迎接曙光的岁月这一时期,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抗日歌曲,如《只怕不抵抗》(麦新词)、《祖国的孩子们》(赵启海词)、《游击军》(先珂词)、《在太行山上》(桂涛声词)、《到敌人后方去》(赵启海词)、《江南三月》(施谊词)等。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更具大众化、民族化和艺术化的特征,将中国救亡、抗战歌曲创作推到了成熟的高峰。1938年冬,冼星海接到鲁迅艺术学院的邀请,到延安担任鲁艺音乐系主任。著名的《生产运动大合唱》(塞克词)、《九一八大合唱》(天兰词)、《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牺盟大合唱》(傅秉岱词)4部大合唱作品都是这一时期完成的。这一时期,他的音乐创作走向成熟的巅峰。1940年,冼星海接到党中央的委托,化名黄训,到苏联为电影《延安与八路军》进行作曲配乐及后期配音工作。在赴苏途中,为抒发即将离开祖国的愁绪,他选用古诗词谱创作了《别情》、《杨柳枝词》、《忆秦娥》、《竹枝词》4首独唱歌曲。之后,他又完成了第一组曲《后方》,并创作了不少大型器乐作品,如《民族解放交响曲》(即《第一交响曲》,1935年—1941年)、《神圣之战交响曲》(即《第二交响曲》,1943年)、管弦乐组曲《满江红》(1943年)、交响诗《阿曼该尔达》(1944年)、管弦乐《中国狂想曲》(1945年)等。1945年,冼星海因病逝世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医院,终年40岁。第十一章在磨难中迎接曙光的岁月二、歌曲创作冼星海所创作的群众歌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进行曲形式的歌曲,比较慷慨雄壮,富于号召性,如《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只怕不抵抗》、《反攻》、《青年进行曲》等,是这一类歌曲的典型代表。还有一类歌曲将抒情性与战斗性相结合,描绘我国锦绣河山,刻画战争年代人民的生活现实,激发大众的革命热情,如《在太行山上》、《游击军》、《做棉衣》、《赞美新中国》、《三八妇女节歌》(见例11-1)等。冼星海所创作的抒情歌曲很好地展示出他在创作旋律方面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