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教学设计.docxVIP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要内容,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和韵律。

2.通过诵读、自学、解析、赏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3.领会作者拳拳爱国之心和不畏挫折的坚强性格,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以“落红”自喻的深意。

难点:

领会作者拳拳爱国之心,以及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过渡到《己亥杂诗》的学习。

过渡:面对国土的沦陷,面对人民的不幸,一个又一个爱国志士站了出来。陆游爱国心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心心念念着国家安定统一;林升忧国忧民,对贪图享乐的南宋统治集团予以辛辣的讽刺;龚自珍关心国计民生,在昏沉、愚昧、一片死寂的现实状况下发出一声怒吼,如同黑夜中一道犀利的闪电,划破长空,光照千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气势磅礴的《己亥杂诗》。

2.解题与作者简介。

解题:《己亥杂诗》共315首,多为咏怀和讽喻之作。本文选自其中的第五篇,作于清道光十九年。

作者简介: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因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二)朗读诗歌

1.教师或播放录音进行范读,注意停顿、重音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练习朗读:指名读,齐读,相机纠正字音。

4.比一比,识记生字:寺—恃,数—擞。

5.指导朗读:再读一读古诗,注意读好诗句的节奏。

课件出示: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三)理解诗句

1.学生分组讨论诗歌各句中字词的主要意思,教师巡回指导。

2.各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补充。

3.结合资料,理解“万马齐喑”是什么意思?

(1)补充资料:万马齐喑——中央集权——人才选拔——科举制度——八股文——文字狱

(2)结合资料,理解“万马齐喑”是什么意思?这里的“万马”指的什么人?(有识之士,包括作者自己)万马齐喑的场面给人什么感受(死气沉沉、压抑、死寂、悲哀、令人窒息……)

(3)面对“万马齐喑”的社会现实,作者希望呈现出怎样的面貌?用文中的词。(九州“生气”。)

4.理解“风雷”。

(1)理解自然界的“风雷”。

自然界中,风雷一般出现在春天和夏天。

春天里,春风、春雷之前之后有什么变化?

夏天里,风雷前后又有什么变化?

无论哪个季节的风雷都有什么作用?(摧毁原来的糟糕局面,创造崭新的美好气象)

(2)理解诗歌中的“风雷”。

要让“万马齐喑”变得“九州生气”需要什么样的风雷?(摧毁弊政、实施良政,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大刀阔斧、尖锐猛烈的改革)要进行风雷激荡般的变革要依靠人才,因此作者大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通过查阅资料,你知道当时的社会选用人才依着怎样的规格?(清朝选用人才依靠的是科举制度。考试的内容是《四书五经》,必须用八股文的形式写,十分死板。)

一个国家要发展,需要军事、经济、科技等各方面的人才,需要有真才实学,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通过死板的科举制度选拔出的人才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了。

因此作者劝天公降人才。这里的“天公“实际上是指?

谁来劝一劝天公?指名读。一人劝太少了,一组的同学劝一劝。二三组的劝一劝。全班同学一起劝。

谁能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首诗?指名读。

5.学生总结全诗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执着追求。

引导: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期待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潮、涤荡旧势力的决心和抱负,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

6.熟读成诵。

(1)自由朗读,注意读出前面的“哀”和后面的“劝”。

(2)同桌互读互评。

(3)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4)全班齐读,尝试背诵。

(四)拓展延伸

1.阅读《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这一年诗人愤然辞官南下,是否国家、人民再跟他没有关系?诗人在一首诗中这样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2.《少年中国说(节选)》今天的我们身处国富民强的华夏,还需要“劝”吗?还需要人才吗?

3.阅读丛书4第37页《我是少年》,说说少年身上有哪些品质?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又该怎么做?

(五)作业布置

1.课后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2.推荐学生阅读龚自珍的其他作品或相关历史背景资料,拓宽知识面。

文档评论(0)

139****94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4044076000006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