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里剂专题知识讲座.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里剂专题知识讲座

一、概念以温里药为主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等作用,用于治疗里寒证旳方剂,统称为温里剂。二、立法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治寒以热”,“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寒淫所胜,平以辛热”,“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属“八法”中之温法

三、功用和适应证功用:温中祛寒,散寒通脉,回阳救逆适应证:里寒证素体阳虚,寒从中生寒邪直中三阴,进一步脏腑表寒治疗不当,寒邪乘虚内入过服含量里寒实寒证虚寒证

四、分类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五、注意事项1.辨清寒热之真假2.对素体阴虚、失血等患者患里寒证者,应注意辛热药旳使用,以免重伤其阴,寒去热生,或劫阴动血。

第一节温中祛寒合用于中焦脾胃虚寒证。临床体现为肢体倦怠,食欲不振,腹痛吐泻,四肢不温,口淡不渴,或吞酸吐涎,舌淡苦白滑,脉沉细或沉迟等症。常以温中散寒药如干姜、吴茱萸等,配伍以益气健脾药如人参、白术等构成方剂。代表方如理中丸、吴茱萸汤等。

理中丸《伤寒论》为治疗脾胃虚寒之基础方【主治】脾胃虚寒证1.中焦虚寒之脘腹疼痛,喜温欲按,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沉迟;2.脾胃虚寒之下利溏薄,畏寒喜热,呕恶不食,口不渴,脉沉迟,以及霍乱吐泻;3.阳虚失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血色黯淡,脘腹胀痛,手足不温;4.小儿慢惊,病后喜唾,以及胸痹等由中焦虚寒所致者。

【方解】君:干姜三两15温中祛寒臣:人参三两15补中益气温中补虚健脾燥湿,助脾运化一温一补一健,使寒气去,脾气健,运化有权佐:白术三两15使:甘草三两15调药和中【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使用方法】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附方】1.附子理中丸理中丸加黑附子功用:温阳祛寒,益气健脾主治:脾胃虚寒,风冷相乘2.桂枝人参汤人参汤加桂枝功用:温里解表,益气健脾主治:协热下利

小建中汤《伤寒论》【主治】1.中焦虚寒,肝脾不和,阴阳失调之虚劳里急2.阳虚发烧

【方解】君:饴糖一升30甘温补益,缓急止痛臣:芍药六两18养阴,柔肝缓急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佐:生姜三两15使:甘草三两15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功用】温中缓急,调和阴阳桂枝三两9温阳,祛寒①与饴糖相配,辛甘养阳,温中缓急②与芍药相配,益阴扶阳,调和阴阳大枣四枚①在饴糖作用下,温中补虚②在桂芍作用下,调和阴阳

【附方】1.黄芪建中汤加黄芪一两半功用:温中补气,和里缓急主治:虚劳里急,诸不足2.当归建中汤加当归四两功用:温补气血,缓急止痛主治:产后腹痛3.大建中汤蜀椒二合干姜四两人参二两胶饴一升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痛主治:虚寒腹痛

吴茱萸汤《伤寒论》【主治】1.胃中虚寒:食谷欲呕,吞酸嘈杂,胸膈满闷,或胃脘痛2.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3.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病机】胃中虚寒,浊阴上逆【治则】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方解】君:吴茱萸一升15温胃散寒,降逆下气,兼可温暖肝肾臣:生姜六两30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佐:人参三两15使:大枣四枚与生姜相配,【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补脾益气,扶正以祛寒吴茱萸味辛性热,入肝、肾、脾、胃经,既能温胃止呕,又可温肝降逆,更可温肾以止吐利,一药而三病皆宜与吴茱萸相配,降胃之浊阴,升脾之清阳①在补脾药作用下,调和脾胃以助升清降浊②调和药性

第二节回阳救逆合用于阳衰阴盛,内外俱寒,甚至阴盛格阳,或戴阳等证。常以大辛大热之品如附子、肉桂、干姜等为主构成方剂。代表方如四逆汤等。

四逆汤《伤寒论》为回阳救逆之基础方【主治】1.少阴病:四肢厥逆,恶寒蜷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细;2.太阳病误汗亡阳,而见四肢厥逆,面色苍白,脉微细者。

【方解】君:生附子一枚20壮元阳,回阳救逆臣:干姜一两半15散阴寒,回阳通脉使:炙甘草二两10取其甘缓之性【功用】回阳救逆两者相伍,大辛大热,通达周身,壮阳散寒,以救垂危之阳,助阳有利于散寒,散寒有利于助阳。①防姜附辛散太过而致虚阳暴亡;②延缓姜附之效;③镇守中州,使已补之阳不致复亡

【附方】1.通脉四逆汤构成:附子大者一枚干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功用:回阳通脉主治:少阴病,手足厥逆,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伤寒论》2.四逆加人参汤构成:四逆汤加人参一两功用:回阳益气,救逆固脱主治:阴寒内盛四肢厥逆,恶寒蜷卧,脉微而复下利,利虽止而余证仍在者。《伤寒论》

【附方】3.白通汤构成: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功

文档评论(0)

152****94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