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的统治;|历|史|时|空|定|位|;|整|体|印|象|感|知|;|细|化|阶|段|特|征|;续表;;理纲要;记要点;
CONTENTS;融通教材/全面落实基础;整合教材——融通必修与选必修;2.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3.预备立宪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中华民国的建立;武昌
起义;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局限;拓展教材——丰富历史的理解和储备;2.湖北军政府:1911年10月11日,在武昌起义胜利以后,革命党人建立的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即“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这是辛亥革命时期建立的第一个省级革命政权。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前,被各省公认为临时中央军政府。曾颁布“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等一系列进步意义的政策和法令。;|史|学|研|究|;的中央政府。然而,议会权力也好,总统权力也好,如何进行限制和分权,如何在立宪的框架下施行,这些却被严重忽视,被置于次要的位置。民初的国会,虽然热热闹闹,但无论是国民党还是进步党,关心的重点都不是协商妥协,为民国制定一个新宪法和新制度,而是忙于党争,打击对方的势力,扩充自己的权力。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历史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由于没有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正确道路和领导力量,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以|图|证|史|;[解读]武昌起义成功后,全国纷纷响应,大部分省份宣布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名存实亡。这一局面的形成,从侧面反映了清政府的腐朽和控制力下降,从一定意义上说明革命党人取得了初步的胜??,但短时间内的纷纷“响应”,也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主题探究/深化历史解释;;月,清廷颁发了《宣示预备立宪谕》,明确宣布了立宪的原则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5月,成立皇族内阁,舆论哗然。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编写组《中国近代史》(第二版)
;探究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清政府立宪的特点并分析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提示:特点:深受日俄战争外部因素影响;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以强化皇权为核心;具有明显的欺骗性。
关系:清末新政使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有利条件。;2.从辛亥革命的内容看
材料二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摘自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探究2根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为什么要主张“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这三种革命。
提示:进行民族革命是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进行政治革命是要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进行社会革命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带来的贫富分化和对立,避免出现欧美革命带来的社会弊端。;3.从辛亥革命的功绩与局限看
材料三民国建立后……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的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逐渐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材料四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询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摘编自范小方《戴季陶传》;探究3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概述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与局限性。
提示:成功之处:冲击了传统观念的正统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习俗的变迁;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辛亥革命脱离群众,在当时农村影响有限,失败具有必然性。;;③土地纲领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强烈革命愿望。所以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