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双创教育生态视域下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张文倩,孟洁
(1.西安航空学院电子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77;2.太原工业学院计算机工程系,山西太原030008)
随着新时期高校“双创”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生态系统逐步向创新生态系统推进和演进。创新生态系统是一种开放式且与外界存在广泛联系的系统组织,其涵盖校内教学和校外科研资源及产教融合等诸多方面的内容[1]。
高等教育是一个涉及多利益相关者的领域。教师群体、学生群体、高校管理人员、业界用人单位等都属于相关利益群体。狭义的高校是教育生态系统,应有如下关键元素:(1)生产者:高校师生;(2)消费者:高校学科竞赛、产教融合项目、业界用人单位;(3)分解者:社会组织、教育主管部门、就业的学生;(4)外部环境:高等教育发展环境、金融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在“双创”视域下,多数应用型高等院校对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以应用型本科电类专业课程为例,目前的专业课程内容体系具有知识内容陈旧、教学中用过时或淘汰的硬件产品作为案例、无法及时与业界接轨等,从而导致整个教学生态系统循环不畅甚至停滞。如何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如何将先修课程和后续专业课程有机结合[2],形成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实用性等特色的课程?这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亟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为例,融合相关电类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完成多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与融合,构建全新的电类专业课程内容体系,初步打造符合“双创”要求的专业课程系列,与学科竞赛实践及产业界生产实践接轨,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形成良好的闭环反馈。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是高等院校电子工程学院各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综合性课程,是硬件设计与软件编程的有机结合,其包含理论和实践两部分。为了适应工程领域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如何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动手能力强的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为先理论、后实践,实验课与理论课无法同步进行,这不仅与“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特点严重不符,也会让学生感觉理论知识内容抽象晦涩、乏味难懂,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低下。
高校实验室资源丰富,但普遍存在利用率偏低的问题,而且验证性实验多,创新性实验少,总体实验效果不佳,其原因在于多数专业基础课的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是分开进行的,即在教室里上理论课,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理论课和实验课不同步,学生在课后无法及时完成实验,没有足够的机会在实践中理解与提高。这不仅造成了教学资源的分散,也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在理论课后需要去实验室做实验,但是由于实验室开放时间和设备数量的限制,等到做实验时,必定会有一定时间的延迟,从学习和记忆规律上来讲,这样做并不科学。
根据艾宾浩斯记忆保持曲线,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开始很快,以后逐渐减慢。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若不能趁热打铁马上进行相关实验,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学习热情会被冲淡,学习效率也会急剧下降。如何在黄金学习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后的1~2小时)内,让学生迅速通过动手实验巩固学习效果呢?“碎片化实验”创新教学模式是本文的研究与实践重点。
我们通过“碎片化实验”创新教学模式改革,希望学生能达到如下教学要求: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有较高的学习参与度,有层次有计划地加深学习深度,将理论知识点灵活应用于实践,从强调学习转变为强调思考。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碎片化实验”的教学设计可拆分成若干个子单元,配合相应理论内容分为课上实验和课下实验两部分。在课堂教学内容中,随着理论内容的讲授,可随时切换到实验模式,要求学生当堂用实验完成相应的验证和推论。比如,在讲授单片机I/O口的理论内容时,插入“点亮一个LED”的实验(课上实验),让学生很快领悟如何控制单片机I/O口输出高低电平,进而控制各种外设。
递进交互式课件(PPT)设计:添加新的教学元素。将课堂作为演示性教学资料的PPT课件,进行递进交互式设计,在每堂课的前一天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预习,并在适当的地方留出空白,让学生在次日上完课后思考总结并填写,从而形成完整的PPT资料。比如,在讲授LED闪烁时,其理论重点是延时语句(或函数)的构建,在此处设置一张空白PPT,要求学生课后总结各种延时方法,并且比较其特点。
1.单片机开发板“分体化”。每位学生上课需要携带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和实验开发板。开发板来源有三:一是随教材配套的开发板,适用于初次学习单片机且学习基础较普通的学生。二是学生按学习进度,用面包板和分立元件自己搭接,适用于模拟电子实验基础较强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三是学生自己焊接制作开发板,适用于有一定焊接经验的学生。课程改革实验班的学生大多使用第一种来源的开发板,即随书配套的开发板。
1.建立学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注册香港公司的香港投资环境介绍。.doc VIP
- 9《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第8讲 二《德不可空谈》课件 学生读本高年级 (1).pptx
- 脚手架、满堂架钢管、扣件用量的计算.xls VIP
- 1-3-4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docx VIP
- 中国IBD蓝皮书 -中国炎症性肠病医患认知 暨生存质量报告 溃疡性结肠炎部分.docx
- AB变频器PowerFlex 700 说明书.pdf VIP
- 压覆影响区范围的确定、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报告编写提纲、评估报告编写提纲.docx VIP
- 公安辅警综合基础知识题库汇总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