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考古 辽上京辽中京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大殿(开皇殿、安德殿、五銮殿)是南向的。《辽史·地理志》:“太宗援立晋,遣宰相冯道、刘煦等,持节具卤簿法服至此,册上太宗及应天皇后尊号。太宗诏蕃部依汉制,御开皇殿,辟承天门受礼。”薛映(951~1024)北宋早期出使辽国,在行程录中记载“承天门内,昭德宣政二殿与毡庐,皆东向”。B、大内中部发现一条东西向隔墙,把大内分为南北两部。《辽史·百官志》“契丹北枢密院。掌兵机、武铨、群牧之政,凡契丹军马皆属焉。以其牙帐居大内帐殿之北,故名北院。”“契丹南枢密院掌文铨、部族、丁赋之政,凡契丹人民皆属焉。以其牙帐居大内之南,故名南院。”辽上京大内城的布局上,东向契丹毡帐、东向宫殿、南向汉式宫殿三制并存,体现了辽代国都草创阶段的特点。C、日月宫皇城西部有建筑群,分为南、北、中三个庭院,发掘报告考证是日月宫——太宗和皇后的宴寝之所。皆东向,背倚城墙,周围有围墙,围墙240×360米。D、中央和京城官府机构、寺院分布在皇城南半部。临潢府、临潢县、孔庙、国子监、绫锦院、义节寺等。2、汉城《旧五代史》:“(辽上京)城南别作一城,以实汉人,名曰汉城。”除了汉人外,还有大量的西域商人,“南门之东回鹘营,回鹘商贩留居上京,置营居之。西南同文驿,诸国信使居之。”城址略呈方形,破坏严重,城内所见遗址残余痕迹少。东墙长1290米,西墙长1220米,南墙长1610米,三面共长4120米。汉城城墙残留低矮,防御设施简单,没有马面、瓮城设施。3、辽上京皇城出土遗物(1)瓦:红陶质,外挂琉璃,内有布纹。滴水作扇面形,面上有粗凸线,压纹分段,下有水波纹。瓦当:花式瓦当,园形瓦当,均兽面。(2)瓷片:有白瓷和仿定窑白瓷,少量影青瓷和青瓷。(3)货币:唐开元通宝和宋钱。(4)陶器:盆、缸、瓮较多,灰陶多,红陶少,红陶有施黑衣,有的加暗纹。(5)铜铁器:盆、刀、带饰、镊子、环饰。(6)骨簪、琉璃簪。4、外郭城皇城加汉城的外周长合17里,《辽史》记“二十七里”,可能指郛郭城。《薛映使辽行程录》“入西门,门曰金德,内有临潢馆。子城东门曰顺阳。北行至景福门,又至承天门”。金天辅四年(1120年)完颜阿骨打攻克上京外城。5、上京城的特点[1]现存上京城城址分为南北两城,北城是皇城,南城是汉城,契丹人和汉人分别居住,皇城有马面、瓮城门,汉城无马面,在公用的皇城南墙也修筑马面,防备汉城居民之意显著。[2]城内布局没有中轴线,没有左右对称的建筑布局,体现了辽代都城营建初级阶段的随意性。[3]大内城体现出汉俗和契丹旧俗的二元性,宫城以东门为正门,分南北两院,绝大多数建筑和毡帐都是东向,这是契丹本民族东向习俗之反映,适应契丹人东向搭帐的习惯。太宗寝宫日月宫和以南门承天门为正门的三大殿建筑,用于举行重大汉式典礼。6、上京城的历史地位辽上京城是在太祖创业之地修建的都城,辽上京的营建是契丹民族由原始部落社会向封建社会发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契丹汉化发展的里程碑。辽上京是契丹文化(国俗)与汉文化结合的产物,其布局与功能的划分具有独特性,在中国古代都城中别具一格,而且这种布局被金代女真人建造金上京时所沿袭。二、辽中京1、位置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位于老哈河冲积平原上。2、中京城修建的历史背景辽圣宗耶律隆绪及母萧太后,在统和二十二年(公元1004年)攻北宋订立澶渊之盟,辽国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圣宗过七金山,土河(今老哈河)之滨,南望云气有郛郭楼阁府库之状,因议建都”。这里土地肥沃,地近中原,宜于与中原交通往来,所以选此建新都。辽圣宗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择燕蓟工匠在奚王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