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庆东陵的主要发现庆陵的三个陵都是三主室四耳室的七室墓。东陵为仿木结构雕砖壁画墓。全长21米,前室方形,其余墓室为圆形,中室最大,为主室。庆东陵地宫剖视图东陵随葬品被盗一空壁画保存较为完整祖陵坐落于巨大袋状山谷中,三面环山,丛林茂密,泉水潺流,四周群山环抱,峰姿秀丽。巅间豁口处,均以石块筑成壁垒,共发现近30处封堵豁口的石墙,这些石墙将祖陵陵园密封成一个独立的文化地理单元。石墙上口约宽0.8~6米、高从不足1米到9米多不等。石墙最长达160多米。石墙从形状和特点看,不是防御性的,而可能是堪舆家所谓“后有靠,侧有障,前有屏,近有水”龙脉之地。2003年到2010年,为配合祖陵陵园大遗址保护,社科院考古所和内蒙古考古所联合对祖陵陵园进行了调查以及对重点遗迹的发掘,发掘了祖陵一号门址、甲组建筑、龟趺山、一号陪葬墓以及四号建筑址等遗迹。《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代祖陵考古发掘的新收获》《考古》2008年第2期。《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代祖陵陵园遗址》,《考古》2009年第7期。《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代祖陵陵园黑龙门址和四号建筑基址》《考古》2011年第1期。1、“黑龙门”遗址陵园东南有一个直线距离约80多米的山口,为祖陵陵园惟一出入口。谷口处有两座巍然耸立的岩峰如巨龙昂首,东西对称,形成天然山门。《辽史》地理志记载:“太祖陵凿山为殿,曰明殿。殿南岭有膳堂,以备时祭。门曰黑龙。”从发掘情况来看,黑龙门址由门道、墩台、陵墙、慢道、涵道以及城楼建筑组成。东门道进深18.75米,宽4.68米。门道南侧有坡状慢道,中部与门道连接的慢道为矩形,两侧的慢道有折角护坡,整体呈五边形。中门道进深18.3米,宽5~5.2米。城门两侧为高大的陵墙,内部为夯土和石块,南北两侧有包石。东陵墙上有建筑基址,保存有石柱础、铺地砖、砖墙等,为进深三间、面阔三间的建筑。2、龟趺山遗址位于祖陵外东侧台地上,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两间、进深两间。东西宽13.53、南北进深9.83米。南侧正中有一个门址,宽约4米。基址四周土墙为土坯垒砌,内外均涂白灰面,地面铺方砖。正中央有一长方形基址,上铺方砖,侧面为长方形砖包砌。基座上为一个巨大的石龟跌,残长2.8、高1.06米。从四周迹象观察,龟趺山两侧有砖石混筑的登山路。龟趺山附近采集到很多契丹大字和汉字残碑石,这些石碑一面为契丹大字,一面为汉文楷书,属于双语石碑。从残存文字来看,应是记述耶律阿保机功绩的石碑,与《辽史》地理志记载的“东偏有圣踪殿,立碑述太祖游猎之事。殿东有楼,立碑以纪太祖创业之功。皆在州西五里”基本相符。3、一号陪葬墓位于祖陵外陵区西侧的一道小山脊上,与太祖陵仅一岭之隔。此墓属于凿山而建,墓道朝向东南。一号陪葬墓凿山而建,由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和两个耳室组成,全长约50米。前、中、后三正室的形制与庆东陵基本相同,但由于墓葬中仅存几块鎏金墓志残片,墓主人的身份目前尚不清楚。祖陵一号陪葬墓出土随葬品4、四号建筑基址位于一号陪葬墓东南方的山岭上,属于一号陪葬墓的“献殿”性质建筑,坐西朝东,台基进深24.7、面阔23米,地面铺方砖,从柱础分布情况来看,面阔五间、进深五间。正中有一个东向的长方形内室,进深7.1、面阔6.6米。基址南侧发现一个小坑(K1),出土了铜器、瓷器和铁器等祭祀用器。5、甲组建筑基址位于太祖陵玄宫的东南,由三个单体建筑构成。揭露了西侧和北侧的两个建筑基址,编号为J1基址和J2基址。J1基址坐北朝南,为高台夯土建筑,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三间,地面铺方砖。明柱础为雕花覆盆式,其方形座边长近1米,规格很大,表明了此建筑的等级之高。J1基址出土大量砖瓦构件,有兽面瓦当、滴水、筒瓦、板瓦、鸱吻残片等,还发现了石僧人像、残佛像、铁马镫和北宋铜钱等遗物。推测此基址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