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榜样.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谢各位家长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到校参加会议,谢谢你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对孩子教育的关注。

家长会议程班主任授课——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优秀家长代表发言——谈教子经验优秀学生代表发言——谈学习经验学校领导做家长学校开学动员讲话家长与老师互动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孩子从刚懂事的时候,看到的,听到的,模仿的都是我们做父母的行为,所以父母的日常行为和语言深刻影响着孩子,以后也就变成了孩子的习惯,可见,父母的语言和行为多么重要。为了教育孩子,父母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不能把错误的、不良的习惯在不知不觉中传染给孩子。

LOGO父母最易给孩子做出的五个坏榜样

生活中,家长最容易把以下5个坏习惯传染给孩子,如果你有以下的坏习惯,就要提高警惕了,因为你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树立不良的榜样的。1一起来看看吧,给自己先打个预防针。2

父母坏榜样一:遇事先追究责任,而不是解决问题。

东东和小朋友在小区里追逐,踢球。东东不小心把球扔到邻居房子的窗户上,把玻璃打得有裂痕了。东东很害怕,于是急急忙忙跑回家告诉妈妈。谁知道,妈妈听了后,直接问:“你确定是你打坏的嘛?会不会是其他小朋友打坏的?”当东东确定地告诉妈妈是自己打坏的,东东妈妈反而不高兴,还不断的责骂东东又打坏东西,老是给自己添麻烦。其实,东东是想找妈妈帮忙想办法解决问题的。010302案例1:

AB东东妈妈的行为会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是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孩子,遇事先追究责任,而不是解决问题。A这样,也打破了东东本身的想法(做错事要先想办法解决),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B点评:

无论孩子做什么事情,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所在,怎样解决;等事情解决完毕,再跟孩子分析哪里错了,以后要怎么做才对。这样孩子不仅乐于接受,还会学会遇事要先解决问题,而不是埋怨,追究责任。支招:

父母坏榜样二:01没有耐心听孩子讲话02

01妈妈和丁丁在奶奶家吃饭,丁丁盯着干炸带鱼,伸手抢过一大块,可是不小心弄掉在地上。02于是,丁丁妈妈就责备他说:“你这孩子怎么总是毛手毛脚的?”丁丁说:“地上的带鱼不是我弄的……”丁丁妈妈顿时火冒三丈了,大声地说:“丢块带鱼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你居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撒谎,我平时是怎么教你的,你气死我了……”03幸好有奶奶的劝解,不然丁丁妈妈肯定要责罚丁丁了,而那顿饭也吃的寡淡无味,不欢而散。案例2:

01很多家长老是责骂孩子没耐心,不愿意听自己的话,其实家长自己也要好好反省,自己是不是总是喜欢打断孩子的话呢?这样孩子也会学家长,变得很没耐心的。02在大人眼中,孩子小小年纪是不需要“有面子”的,只要犯错了就可以当众责罚。其实,孩子在建立自我认同的同时,自尊心也就建立起来。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既要理解,也要照顾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家长当众批评孩子,甚至打骂孩子,会让孩子觉得丢人,渐渐地,孩子就不愿意向家长表露心声,抵触家长的教育。点评:

支招:从孩子1岁左右开始,家长就要学会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说完、表达清楚,这不仅是鼓励孩子说话,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开发孩子的言语智商,也是表明家长充分地信任孩子。

父母坏榜样三:在没有了解全部事情的状况下做出结论

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她六岁的儿子和年迈的父亲去郊外踏青,大家都走累了,有点口渴,于是这位年轻的妈妈就拿出两个苹果,给儿子,叫他拿给外公一个。可孩子拿到这两个苹果后,各咬了一口。见到孩子这样,妈妈心理很不是滋味,儿子平时很乖巧的,怎么现在变得那么自私啊,她担心父亲责怪自己没有把儿子教育好……“妈妈”,儿子好象有话要说,但看见妈妈瞪着自己,于是将想讲的话又咽回肚子里去了。0102案例3:

STEP1STEP2STEP3外公看到孩子欲言又止的样子,就问孩子:“告诉外公,为什么要把两个苹果都咬上一口呢?”孩子满脸童真的回答:“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外公”。妈妈听了心里一悦:如果不是父亲问了孩子最后一句话,那她将在没有了解儿子最纯洁的想法时,扼杀了孩子最无暇的童真。

点评:很多家长都会一见到孩子做事情的表面现象就妄下结论,认为孩子这样做是好的或坏的,接着就责骂孩子。却不知道孩子这样做是有原因的,只是还没来得及说出来,或者想等会再说。可是,家长的“急性子”却忽视了事情的全部,只看到一点。还好,这位家长没预先责骂孩子,不然真会扼杀孩子的童真。

遇事先等等,不要着急,要了解事情的全部真相再下判断,这是大人常说的,也是不少家长教育孩子的。可是,当家长面对孩子时,总是在没了解事情的全部就做出结论,以偏概全了。其实,家长可以等等,看看孩子的表现再做决定,或者可以直接问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听听孩子的想法,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支招:

父母坏榜样四:很少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案例4:6岁的小杰,爸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