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思维力《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往|鉴|来|思|维|成|长|
思考:王小宝现在面临着怎样的心理困扰?头脑风暴如果把你一个人扔到一座孤岛上生活一年,这个岛上只有你一个人,有水,有食物,没有网络。允许你带三样东西去,种类不限。你会选择哪三样?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尼采说:“杀不死我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加强大”大家对这两句话有怎样的看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到:“从来如此,便对吗”?这表达着怎样的精神或者思维?这种精神和思维可以推动个人成功和社会进步,大家有没有什么例子?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创新时代”.你认为创新是什么?怎样才能称之为创新?
思考:王小宝现在面临着怎样的心理困扰?案例阅读如果你是周子涵的心理咨询师,你会从哪些方面着手开始解决他的问题?你曾经遇到过这些问题吗?
思维力的概述思维力的重要性思维中易出现的情况培养思维力目ONTENTS
PARTONO思维力的概述第|一|部|分
一、思维力的定义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
一、思维力的定义
二、思维的心理机制我们的大脑有着几百亿的神经元,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所进行连接,构成了神经回路和神经网络。突触会更加环境的刺激和学习经验不断改变,每当我们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就会产生新的突触,而复习已有知识时,会让突触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因此我们的思维是会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而得到培养和提高的。
三、思维的分类(一)能力是否可以通过锻炼得到提升:成长性思维、固定性思维(二)对事物是否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批判性思维、教条性思维(三)思维的创新程度: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
成长性思维:对自己的能力持有一种渐进增长式的看法,在面临一项任务之时,他们关心的是他们的能力是否可以得到提升,他们和过去的自己比较,因此更能从过程中体会到乐趣。固定性思维: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是相对稳定的,在面临一项任务之时,他们关心在这项任务中表现的怎么样,相比于进步,他们更在乎外界的标准,以及如何证明自己,因此他们会尽量避免挑战和冒险,免得显得自己能力不足或不聪明。成长性思维、固定性思维技能=天赋*努力成就=技能*努力成就=天赋*努力2努力比天赋更重要
1、假如你考试只拿到了57分,你会怎么想?成长型思维:学生说:我还不够努力,也许我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学习方式;固定型思维:我想我不够聪明,或者我不擅长这个主题。2、那你会怎么做呢?成长型思维:从现在开始,我会在这门课上更努力,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固定型思维:我会尽量避开这个课题(学习的动力消失了)。
心理实验德韦克教授和她的团队花了10年时间,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以及成千上万的学龄前儿童,做了长达10年的研究实验1:德韦克把孩子随机分为两组,给他们准备了10个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游戏。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把分数告诉孩子,并且会附加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
心理实验实验2:德韦克准备了10个同样简单的智力拼图游戏,和10个复杂一点的拼图游戏,让两组孩子自由选择拼图难度,并完成拼图。
心理实验实验3:德韦克故意提高测试等级,把智力拼图的难度提升到了初中生的水平。可想而知,两组孩子都失败了,当被问起失败的原因时,有趣的是,在测试的过程中,A组孩子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做不出题就觉得很沮丧。B组孩子则在测试中非常投入,并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心理实验实验4:在最后这次测试中,德韦克又把测试换成了最开始那种简单的拼图,但是这一次,结果却发生了很大的不同。
心理实验无论有怎样的家庭
只要是被夸奖智力的孩子,为了保住自己的聪明,他们大多不愿再接受挑战,不愿学习新知识。
而被鼓励努力的孩子,大多更愿意接受新挑战,学习新知识。在实验的最后环节,当研究人员要求参与测试的孩子,匿名写下自己被测试的经历和得到的分数时,被称赞智力的孩子中,有40%的孩子选择撒谎,谎称自己获得了很高的分数,而被称赞努力的孩子中,则基本没有发现这种行为。
批判性思维、教条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指能够抓住问题的要领,基于客观和理性,善于批评质疑的一种清晰敏捷的思维。其中包含着质疑、比较、鉴别、判断的过程,即通常所说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教条性思维(非批判性思维)是指在探讨问题时,完全或者部分地用“现存的教条”,或者任何名人、圣贤作为是非对错的首要标准的一种思维方式。教条式思维只接受,不追问;或者,只拒绝,不追问。
常规思维、创意思维常规思维(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用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如利用公式解题等。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工技术应用 课件全套 杨芸 项目1--5 电路基本常识与技能训练---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安装.pptx
-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教案 0导论.docx
-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教案 1第一章 优势力.docx
-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教案 2第二章 自信力.docx
-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教案 3第三章 健康力.docx
-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教案 4第四章 情绪力.docx
-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教案 5第五章 沟通力.docx
-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教案 6第六章 关系力.docx
-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教案 7第七章 合作力.docx
-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教案 8第八章 学习力.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