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届高三地理
二轮微专题高频考点
——碳循环与岩溶碳汇
(一)碳循环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一、碳循环
(2024海南卷)碳汇是从大气中清除CO2,碳源是向大气中排放CO2,碳循环过程中地球系统内储存碳的载体称为碳库。图5为北极地区陆地生态系统(虚线框内)碳循环示意图,该系统在碳循环过程中对气候的反应敏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在北极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A.生物光合作用对大气起着碳源作用B.土壤呼吸对大气起着碳汇作用C.该系统对大气起着净碳汇作用D.气温升高土壤碳排放减少14.据图可知(??)A.陆地生态系统净固碳量为1.73×109t/aB.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为8.70×109t/aC.生物净碳量为13.50×109t/aD.土壤碳排放量为2.97×109t/a15.在北极地区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碳储量远高于其他碳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生物D.水文CAB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在人类活动成为一个重要的扰动因素之前,自然界的碳循环相对稳定,并维持着动态平衡。大气二氧化碳库收入支出土壤和生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CO2火山喷发所释放的CO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化石燃料形成过程中的固碳水—气交换过程水域的吸收、溶解
碳汇与岩溶碳汇(一)碳汇碳汇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过程。1.碳汇可分为自然碳汇和人工碳汇两大类:(1)自然碳汇:①森林碳汇: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将其转化为有机物并储存在生物质中。②海洋碳汇:海洋通过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碳酸盐沉积等吸收CO?(但过量CO?会导致海洋酸化)。③土壤碳汇:植物凋落物和根系分解后,碳被固定在土壤中。(2)人工碳汇:①碳捕获与封存(CCS):通过技术手段捕获工业排放的CO?,并封存在地下或海底。②人工造林/再造林: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吸收能力。③生物炭(Biochar):将生物质高温裂解后制成炭,长期封存碳。
2.实现碳汇的途径实现碳汇的途径非常多,主要分成两大类:陆地碳汇(绿碳)和海洋碳汇(蓝碳),内部还能做进一步的细分。
1.陆地碳汇陆地碳汇最常见的就是陆地植被碳汇,森林、草地、湿地、农田等可通过光合作用固碳,其枯枝落叶还可转化为土壤中的有机碳。【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固碳量)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湿地植物和藻类光合作用,保证天然碳汇的固碳量)2.海洋碳汇(蓝碳)海洋中,通过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将碳固定到其体内,而后通过食物链转移至鱼类体内,及时的捕获养殖鱼类,可以将海洋中的碳移除。因此,发展海洋捕捞渔业也是碳汇的途径。海洋中的生物可以通过沉降作用在海底形成碳酸盐沉积,最终经过长期地质作用形成化石燃料。所以海洋本身就是天然的巨大碳库。保护海洋环境就是碳汇的重要途径。
2.碳汇的功能与解决方案(1)减缓气候变化:吸收CO?,降低温室效应。——技术创新:发展更高效的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如直接空气捕获,DAC)。(2)生态保护:森林、湿地等碳汇系统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现有生态系统(如红树林、泥炭地)。(3)经济价值:通过碳交易市场(如欧盟ETS、中国碳市场)将碳汇转化为经济收益(碳信用)。——政策推动:各国通过补贴、税收优惠鼓励碳汇项目,推动碳汇交易。3.全球共同努力,增强碳汇(1)碳抵消(CarbonOffset):企业/个人通过投资碳汇项目(如植树)抵消自身碳排放。(2)国际气候协议:《巴黎协定》鼓励通过保护森林(如REDD+项目)增强碳汇能力。(3)碳中和目标:国家或企业通过“减排+增汇”实现净零排放。
(2023年6月高考浙江卷)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是个重要的固碳举措。下图为湖泊湿地碳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7.植物多样性增加对湖泊湿地固碳作用的影响是()A.土壤碳含量降低
B.根系吸碳量减少 C.碳净排放量降低 D.微生物活性减弱18.下列对湖泊湿地生态修复的措施,合理的是()A.减少湖滨植物,清除入湖污染物B.放生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C.降低湖面水位,重建微生物群落D.改变湿地地形,建设生态缓冲岛
CD
【答案】17.C18.D【解析】【17题详解】植物多样性增加将增强光合作用,植物碳库的碳含量增加,土壤碳含量升高,A错误;根系可吸收水、有机质、无机盐,不能吸收碳,呼吸作用可能排出碳,B错误;植物多样性增加,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碳净排放量降低,C正确;植物多样性增加,促进微生物活性增强,D错误。故选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pptx
- 5.3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件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pptx
- 08 中国的工业课件高二下学期中国地理一轮复习.pptx
- 13.中国地理 第十三节南方地区——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pptx
-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特殊地貌对比-(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岱崮地貌、嶂石岩地貌).pptx
-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况.pptx
-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微专题2 经纬网的判读.pptx
- 2025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课件——产业区位与产业发展和新产业形成(第三、四课时).pptx
-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25.第13讲海—气相互作用和环流异常.pptx
- 2026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第四讲: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pptx
- 高考地理热点——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pptx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第三讲 东南亚与新加坡.pptx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计算》课件.pptx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4.4中国的气候.pptx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二讲 东亚和日本.pptx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六讲 西亚和埃及.pptx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07第七讲 非洲.pptx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微专题4 经纬线的应用2——最短距离与大圆航线.pptx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微专题7 比例尺与距离的计算.pptx
- 高考复习区域地理之世界地理第十九讲:冰雪世界——两极地区(第二课时).pptx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