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登飞来峰王安石
诗人简介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歌遒劲清新。他的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
革命导师列宁曾称王安石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树立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他的散文以雄健刚劲著称,使他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则遒劲清新,豪气纵横。著作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背景资料本诗写于作者30岁时,皇佑二年(1050年)夏,是作者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时所作。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他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
背景资料飞来峰:又名灵鹫峰,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由于长期受地下水溶蚀作用,飞来峰形成了许多奇幻多变的洞壑。飞来峰面朝灵隐寺的山坡上,遍布五代以来的佛教石窟造像,多达三百四十余尊,为我国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堪与重庆大足石刻媲美。
自由读古诗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诗句翻译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译文】飞来峰上耸立着很高很高的塔,听到鸡叫时可以望见旭日东升。形容塔高。听说。
诗句翻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译文】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塔的最高层。暗喻奸佞的小人。视线。因为。最高处。
诗句赏析第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塔高,第二句以“见日升”,从侧面衬托出古塔之高,直入云霄。这两句都是写塔高,为下文直抒胸臆蓄势。1.从写作手法角度,谈谈你对“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这两句话的理解。
诗句赏析一因一果的倒置,突出了“自缘身在最高层”的重要性,可见诗人构思的精深。2.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诗人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为什么?
诗句赏析这里是用典来直抒胸臆。“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往往用来借代奸邪小人。联系到诗人后来向宋仁宗上万言书,以及实行变法,与保守派的坚决斗争等,这可说是个战斗的宣言,表现出了作者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3.联系诗人的写作背景及个人经历思考,《登飞来峰》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诗句赏析这两句议论与写景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哲理有了具体生动的感觉,它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4.诗人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合作探讨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石有怎样的政治抱负?这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合作探讨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①②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③④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描写景物——充满生机)(抒发情怀——踌躇满志)
合作探讨比较《望岳》与《登飞来峰》两首诗结尾两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相同点:都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不同点:《登飞来峰》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望岳》则表达了诗人虽考场失意,仍充满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古诗小结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飞来峰上所看到的景物,表现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小练笔1.背诵课文,并用楷书默写。2.你有过登山的经历吗?当你登高纵目,油然而生的是怎样的心情?与同学交流。
登飞来峰写景(充满生机)抒情(踌躇满志)站得高看得远
写作特色诗歌的前两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的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及其对前途的满怀信心,奠定了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富含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第四句比喻找到了正确的观察点,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写作特色“浮云遮望眼”一句用典。据考证,西汉人曾用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诬陷,挑拨君臣关系,让皇帝受到蒙蔽。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古诗词鉴赏(思乡+边塞+田园+送别专题).pptx
-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技巧+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梳理课件:原句与改句的作用效果.pptx
- 第14课《使至塞上》课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第14课《野望》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 第六单元复习+课件- 统编版语文(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pptx
-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课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第三单元专题学习活动《人无信不立》课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如何让学生理解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