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行为视角下的PUA话术分析与甄别.pdf

言语行为视角下的PUA话术分析与甄别.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文科技科学咨询第1期(总第823期)

言语行为视角下的PUA话术分析与甄别

刘雪晴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近年来,由国外传入的“搭讪艺术家”(PUA)课程在国内受到特定群体的追捧和跟风,逐渐演变

为建立不良亲密关系的精神控制骗术。PUA话术与交际者施为用意有关,以非规约性言语行为为主,一般包含建

立吸引、引导探索、暗示着迷、价值摧毁、情感虐待等类别,其中建立吸引类多位于话轮的起始、引导探索类和暗

示着迷类多位于话轮中间,价值摧毁类和情感虐待类多位于话轮结尾,以逐步达成伪装、取信、规训、贬损、虐

待等精神控制的目的。从整体使用情况看,引导探索类相对突出,其他四类的使用数量较为平均。而借助准备条

件、命题内容条件和交际者真诚条件等言语行为适切条件的综合研判,我们或可有效甄别PUA话术,规避被施以

PUA的风险。

关键词:言语行为;PUA话术;话语分析;话术甄别

PUA(pick-upartist)源于美国,字面意思为“搭讪此外,新反动主义的意识形态也在PUA情境中具有重

艺术家”,“最初是指受过系统化训练,深谙两性相处要作用。

之道的男性,后来泛指精通吸引异性方法的男女及其在认知学领域,研究者较多通过身份映射、条件

[1]

相关行为”。近些年来,PUA导致的恶性事件屡有发匹配、成因分析等方面印证受害者的“斯德哥尔摩症

[1]

生,PUA似已逐步发展成为一条以商业利润为目的,以候群”猜想。

语言课程为包装,通过对学员低俗洗脑,以帮助实施精PUA在语言使用层面的特征近年来也开始吸引研

神控制的罪恶产业。从手段来看,PUA者多通过操纵特究者的关注。Hambling-JonesMerrison借助真实语

定话术,对他人进行身体和精神方面的控制或打压。本料,展示了PUA的言语过程,认为PUA者创造的亲密关

[6]

文拟从言语行为视角探讨PUA话术的特征、开展和实系来源于“双方的接触”。

施,为进一步认识PUA话术策略,规避PUA话术陷阱提从已有文献看,作为精神控制之依存的PUA话语

供理据。研究相对不足,鲜少涉及PUA话语的建构、话术运用、

一、PUA话语研究综述话术甄别等内容,方法层面较缺乏量化研究尝试。而

PUA研究主要涉及法学、社会学、认知学等学科事实上,近年愈发多见的PUA不良态势,给我们从语言

领域。法学视角下的PUA研究认为“刑法应适度扩张学视角进行研究提供了大量真实案例和自然语料,为

[2]

不对等关系下权势性侵的刑罚圈”。PUA的社会学研我们对PUA话术中的言语行为类别、运用与效果等进

究则较多从性别、职业、年龄、心理认知等维度出发,讨行描写和探讨提供了可能。

论两大主旋律“逼格”和“套路”在PUA话术背后的现二、言语行为视角下的PUA话语

[3]

代恋爱脚本和规训问题。刘海平提出“成功男士品味(一)言语行为理论

[4]

体系”这一批判性概念,点明PUA现象背后的文化资言语行为理论最早由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丁提

本导向的消费主义原因。而因遭受女性拒绝而产生控出。美国语言学家塞尔进一步从言语行为的界定、分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