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刊时谈:银行,我还能信任你吗.docxVIP

半月刊时谈:银行,我还能信任你吗.docx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半月刊时谈:银行,我还能信任你吗

近期接二连三曝光的银行存款失踪案,正挑战人们最基本的“安全神经”,让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产生动摇。

把钱存在银行,是中国人的传统,也被认为是最安全的理财方式。今天的银行,现代科技管理手段日新月异,按常理,风险控制能力更高,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也应该更有保障。可想不到的是,银行的资金和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老百姓不得不问一句:银行,我还能信任你吗。

“存款失踪”频发,动摇市民信心

没有短信提醒,没有电话告知,自己银行账户里的存款却不翼而飞。据警方及银监部门通报,存款“失踪”案件近期在浙江、河南、安徽、湖南等地屡屡发生。今年1月初,浙江义乌的刘先生发现他2013年在某国有银行奉化城东支行存的250万元失踪了,存折账户上只剩4元钱。他和父亲心急如焚。

1月10日,上市酒企泸州老窖发布公告称,在工商银行河南南阳中州支行等处的3.5亿元存款出现“异常”。而在此之前的2014年10月,泸州老窖在中国农业银行长沙迎新支行的1.5亿元存款失踪。

何先生专门用来收取客户资金的银行卡不小心被折坏了一点,他索性拿起剪刀把卡剪碎,准备补办。今年1月5日,何先生这张被剪碎的银行卡里的钱,竟然被人转走2万多元。事后,何先生去银行查询,才知钱是通过网上银行被转走的。卡不离身,存款却被人通过“盒子支付”(一种移动pos支付的新方式)转走。2014年3月份,储户汪先生卡里的5万元存款被人取光。离奇的是,盗刷者没有去atm取款,也没有到商户去消费,竟然就把卡里的钱全偷光了。卡在厦门,钱却“出国”了。2014年1月份,厦门翁小姐信用卡遭跨国盗刷。2014年2月,浙江杭州某城市商业银行的储户张先生查询账户时发现,自己户头上的200余万元存款竟然只剩几块钱。他随即向银行方面投诉,报案后,经XX市XX县区警方查明,该案件共涉及多家商业银行的42位储户,总计9505万元存款不翼而飞。

记者发现,存款在银行失踪并不是近两年才有的事。2011年4月,XX市的赵女士在中国银行存入1000万元,一个月后,发现自己的账户只剩下1元。2008年6月,XX市的张女士存入工商银行900万元,不久她去银行查询,却被告知900万元已被人用u盾通过网上银行业务转走……存款消失原因:内外勾结,方式多样——不法分子与银行“内鬼”合伙冒领

去年2月14日,西湖警方接到杭州联合银行古荡支行报案:银行一名储户存折上的200万元存款在其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划走。根据银行反映近期资金流动异常以及提供的相关证据,西湖警方立即对该案开展立案侦查。根据随后调查发现,这笔200万的资金只是冰山一角。随着更多案件浮出水面,这起案子最终的涉案资金总额达到9505万元,累计业务50笔,涉及被盗储户42人。案发后,西湖警方于去年3月13日抓获嫌疑人邱某等7人,今年1月,本案另两名嫌疑人也相继落网。

经查,该案嫌疑人通过勾结银行内部工作人员,以高息诱骗储户存款,随后盗取储户存款,从而收取利益。据XX市多位受害储户回忆,自己存钱时均曾遇到银行柜台人员推销,承诺可将资金以某种高利息的形式存入。“经调查,这就是犯罪团伙和银行内部人员勾结,打着高利息旗号骗取存款。”杭州XX县区警方相关负责人说。

据杭州警方知情人士介绍,不法分子往往在一地或一家银行得手后,才会展开大规模作案。以本次在杭州作案被抓获的团伙为例,他们不仅在XX省内作案,还曾在邻近多省得手,涉及的银行包括国有大中银行和地方小型农信社。——遭遇“忽悠”销售,部分存款变“保单”

据某国有银行知情人士透露,柜面人员以各种方式变相销售保险、基金等产品,也是存款“失踪”的原因之一。

“保险或理财销售人员往往和银行柜台人员串通,忽悠销售产品以分享提成。”安徽一家小额贷款公司信贷负责人透露,有些高息存款其实就是非法集资,即柜员违规将储户存款直接转账给缺钱的企业,从中赚取“中介费”。——系统缺陷、信息泄露,导致存款被盗取

“存款丢失还与银行票证系统有缺陷,或存款人信息泄露有关。”广东胜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继承说。问责难,索赔追回“几乎不可能”

存款丢失后,大家最关心的是能否索赔追回。

浙江民衡律师事务所朱民强律师表示。从法律角度讲,受害者可以索赔和追回存款,但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和艰难,“法院处理时分两部分,对行为人本身是按照刑事案件来办理,对民事部分要求银行依法承担责任。但在现实中会存在法院会进行先刑事再民事这样一个环节,把犯罪嫌疑人抓获到案,先进行刑事部分的审理,然后在进行民事部分。”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徐玉平说,对于银行存款丢失后的索赔追回,现实情况是,“几乎不可能”。

有些索赔案件往往

文档评论(0)

专业写作找文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修改润色代笔文章撰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