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经济法》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教师:序号: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上课地点
教学单元
名称
第十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第一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节消费者的权利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消费者的含义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掌握消费者的各项权利,树立起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良好意识。
教学重点
消费者的九项权利
教学难点
适用范围
学情分析
示例:教学对象为市场营销专业普专层次学生,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经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在经济法律知识方面有待进一步的学习和积累,在运用经济法律知识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有待于进一步训练和加强,在综合素养方面也待于进一步提升。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启发、案例教学法
时间安排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课程10分钟,讲授65分钟(其中消费者的概念15分钟,适用范围与基本原则15分钟,消费者的权利35分钟),课堂答疑10分钟,小结5分钟
导入新课:
案情介绍:
某日,李女士去某大型自选商场购物,上午10时,当李女士欲从珠宝专柜离开时,服务员张某挡住了她的去路。张说:“看你贼眉鼠眼的,我怀疑你拿了本店的首饰,能否让我看看?”当即遭到李女士的断然拒绝。张某遂叫保安人员将李女士强行拉到保卫室,由商场的女性工作人员对李女士的大衣口袋及裤兜进行了检查,并没有发现首饰,半小时后才放走了李女士。李女士很气愤,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该自选商场侵犯其名誉权与人身自由,要求其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
想一想:
(1)该自选商场是否侵害了消费者李女士的合法权益?
(2)如果构成侵权,该自选商场应承担哪些民事责任?
讲授新课:
第一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概述
一、消费者的概念与特征
(一)消费者的概念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为,消费者是以个人消费为目的而购买使用商品和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由此可见,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消费者,是指为了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个人。
(二)消费者的特征
1.消费者的消费性质属于生活消费,以满足个人生活消费为直接目的
生活消费是指在人们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生活资料的消耗,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另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把一部分生产消费纳入调整范围,即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参照该法执行。
2.消费者的消费客体包括商品和服务
消费者的消费客体既包括商品也包括服务。但法律禁止购买、使用的商品和禁止接受的服务,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商品和服务。
3.消费者必须有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
消费者不完全限于直接的交易人,也包括最终的消费者或者使用者。如商品的购买者可以同时是该商品的使用者,也可以由购买者购买商品,然后供他人使用。服务也是如此。
4.消费者的主体范围是自然人
生活消费主要是自然人(含家庭)的消费,而且对自然人的生活消费是保护的重点。
法律咨询
背景材料:某年,某村10余家农户从甲供销公司购得乙农药厂生产的“立杀净”杀虫药,并按说明喷洒于农作物上,但虫害却有增无减,以致错过灭虫时机,当年农作物歉收,损失4万余元。经查,该杀虫药系乙农药厂未按标准生产的劣质农药。
要求:请你告诉这些农户本案是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说明理由。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适用范围与基本原则
(一)适用范围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所及的全部领域都是适用的。该法从主体及其行为角度规定了其适用范围:①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其权益受该法保护;②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满足其生活需要的商品或提供服务,也应当遵守该法。③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亦应参照该法执行。
(二)基本原则
1.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
自愿,是指经营者与消费者的交易必须建立在双方的真实意愿的基础上,一方不得强迫另一方进行交易,也不允许第三者非法干预;平等,是指经营者与消费者在交易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等,不因财产多少、地位高低而有所差别;公平,是指经营者与消费者的权利义务应大致相当,不得显失公平;诚实信用,是指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经营者与消费者应当以诚相待、信守诺言,不得弄虚作假、恶意欺诈。
2.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立法宗旨的体现。国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