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奉贤区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25分)
(一)(10分)默写与运用。
1.默写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青青子衿,___________。(《诗经·邶风》)
(4)当我们去公园踏青,看到湖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样子时,可以用《小石潭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述。
【答案】①.天涯若比邻②.气蒸云梦泽③.悠悠我心④.佁然不动⑤.俶尔远逝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涯、蒸、悠、佁、俶”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4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窈窕”在诗中的意思是:
3.以下对《关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章四句,以“关关雎鸠”起兴,引出“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
B.第二章八句,写“君子”对“淑女”思念、追求和因求之不得而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情形。
C.第三章八句,实写“君子”与“淑女”热恋的美好时光和举行婚礼的欢乐场面。
D.本诗运用双声词、叠韵词,采用了重章叠句,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节奏感。
【答案】2.文静美好的样子3.C
【解析】
【分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窈窕淑女:指美丽而有品行的女子。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有误。第三章并没有实写“君子”与“淑女”热恋的美好时光和举行婚礼的欢乐场面。这一章更多地是描述了“君子”对“淑女”的进一步追求和取悦。通过“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和“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君子”为了接近“淑女”而做的努力,以及他心中的喜悦和期待。然而,这里并没有直接描述他们热恋的美好时光和婚礼的欢乐场面。
故选C。
(三)(11分)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广通①见有野猪食其稼,因举弩射中之。流血而走,寻十余里,入一穴。行三百许步,豁然明晓,忽见数百家居止②,莫测其由来,视所射猪,已归村人圈中。有翁呼文通至厅上,见十数书生,皆冠章甫之冠③。有童子酌酒,呼令设客。观其墟④陌人事,不异外间,觉其清虚独远,自是胜地,徘徊欲住。翁乃遣小儿送之,令坚关门,勿复令外人来也。至洞口,广通自所入处,见所用弩皆已朽断。明日,与人寻其穴口,唯见巨石塞之,烧凿不可为攻焉。
(选自《太平广记》,有删改)
【注】①广通:文广通,人名。②居止:住所。③章甫之冠:古代一种礼帽。④墟:村庄。
4.【甲】文作者是(名字)。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具答之___________
②寻十余里___________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下列选项中对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桃花源中人在对待渔人时能“设酒杀鸡作食”,表现了他们的热情好客。
B.【乙】文中“有翁呼文通至厅上”中一个“呼”字,表明老翁对外人的厌恶。
C.两文都通过主人公的奇特经历,表达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D.两文都用凝练的语言记叙故事,虚实相生,亦真亦幻。
8.【甲】文桃花源中人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话语和【乙】文村中人“___________”的表现都体现了他们___________的意愿。
【答案】4.陶渊明5.①.详细②.寻找
6.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7.B
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现代文1说明文(答案版).docx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现代文2记叙文(答案版).docx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综合运用(答案版).docx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作文(答案版).docx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古诗文(答案版).docx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作文(答案版).docx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古诗文(答案版).docx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课内现代文(答案版).docx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默写(答案版).docx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现代文1说明文(答案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