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低温烫伤.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低温烫伤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1

低温烫伤概述

02

症状识别与评估

03

紧急处理流程

04

特殊人群护理要点

05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06

康复与长期管理

01

低温烫伤概述

定义与发生机制

指皮肤长时间接触中等温度(通常指44°C-50°C)的热源,导致皮肤出现红斑、水疱、溃烂等烫伤表现。

低温烫伤定义

低温烫伤主要由热力直接作用于皮肤,引起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血性损伤。同时,长时间低温接触可使皮肤角质层变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加重损伤。

发生机制

01

02

区别于高温烫伤的特征

烫伤程度与温度关系

低温烫伤的温度通常不高,但接触时间长,烫伤程度往往比高温烫伤更严重。

01

烫伤表现

低温烫伤后,皮肤可能出现红肿、疼痛、水疱、溃烂等症状,且伤口不易愈合,易留下疤痕。

02

烫伤范围与深度

低温烫伤的范围通常较大,但深度相对较浅,主要损伤皮肤表层及真皮浅层。

03

常见风险场景分析

热水袋使用不当

暖宝宝贴敷不当

电热毯使用不当

烤火取暖

如热水袋温度过高、直接接触皮肤或长时间使用,均易导致低温烫伤。

暖宝宝直接贴在皮肤上或贴在衣物过薄的地方,也易导致低温烫伤。

电热毯温度过高或长时间使用,同样会引起低温烫伤。

如使用火炉、电暖器等烤火取暖,若不注意距离或时间过长,也可能导致低温烫伤。

02

症状识别与评估

皮肤损伤分级标准

伤及皮肤表层,局部红肿、疼痛、无水泡,3-5天可痊愈。

一度烫伤

伤及真皮层,局部红肿、疼痛,有水泡形成,需2-3周愈合,可能留下疤痕。

二度烫伤

伤及皮肤全层,甚至累及肌肉、骨骼等深层组织,创面呈白色或焦黄色,需手术植皮治疗。

三度烫伤

疼痛与温度感知异常

疼痛感

低温烫伤后,患者可能出现疼痛,且疼痛程度与烫伤深度相关。

01

温度感知异常

患者可能对温度感知迟钝或丧失,导致进一步损伤。

02

潜在并发症预警指标

01

感染风险

皮肤破损后,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感染,需密切关注伤口情况。

02

坏死风险

严重低温烫伤可能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需及时评估并采取措施。

03

紧急处理流程

脱离热源与降温原则

立即远离造成低温烫伤的热源,如热水袋、电热毯等。

迅速脱离热源

降温处理

避免冰敷

用凉毛巾或冷水浸泡的纱布轻轻敷在受伤部位,以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烫伤程度。

不要使用冰块或冰水直接接触受伤部位,以免引起冻伤。

创面保护禁忌事项

低温烫伤后,皮肤表面可能会出现水泡,应避免自行挑破,以免引起感染。

避免挑破水泡

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轻轻覆盖创面,避免污染和细菌感染。

保持创面清洁

不要在创面上涂抹任何刺激性药物或物品,如牙膏、酱油等,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勿用刺激性药物

医疗干预启动时机

伤口感染

如果创面出现红肿、渗出脓液等感染迹象,应立即就医,进行专业处理,防止病情恶化。

03

如果低温烫伤后疼痛难忍,且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尽快就医,以便医生给予止痛和抗感染治疗。

02

疼痛难忍

烫伤程度较重

如果低温烫伤面积较大,或出现水泡、溃烂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01

04

特殊人群护理要点

婴幼儿皮肤娇嫩,对低温烫伤的反应较弱,需细心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发现烫伤迹象。

使用温水和温和无刺激的清洁剂清洁烫伤部位,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物质。

选用温和、无刺激的保湿产品,保持皮肤湿润,避免干燥。

婴幼儿活动量大,需避免衣物、尿布等摩擦烫伤部位。

婴幼儿皮肤护理策略

细心观察

温和清洁

保湿护理

避免摩擦

保持老年患者居住环境的温暖舒适,避免过冷。

温暖环境

定期检查老年患者皮肤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烫伤。

定期检查

01

02

03

04

老年患者对温度感知能力下降,需加强观察,防止低温烫伤。

加强观察

避免老年患者长时间接触热水袋、电热毯等热源。

避免长时间接触热源

老年患者感知障碍应对

糖尿病患者创面管理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促进创面愈合。

01

创面清洁

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02

定期换药

定期更换敷料,促进创面愈合。

03

避免刺激

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或清洁剂,以免加重创面损伤。

04

05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家庭热源使用规范

取暖器

使用时应保持一定距离,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烘烤,同时要注意取暖器的散热情况。

03

电热毯应在睡前关闭电源,避免整夜使用,且使用时应平铺在床上,避免折叠导致局部过热。

02

电热毯

热水袋

热水袋应使用质量可靠的产品,避免过热,使用时需包裹毛巾等物品以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01

选择合适保暖设备

根据环境温度和自身需要选择合适的保暖设备,避免过度保暖。

正确使用暖宝宝贴

暖宝宝贴应贴在衣物上,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且不要在同一位置长时间贴敷。

注意保暖设备维护

定期检查保暖设备的安全性能,如电线是

文档评论(0)

zygl132788427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