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第2课新航路开辟食物物种交流课件.pptxVIP

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第2课新航路开辟食物物种交流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识回顾

·1.在人类早期远古时期,食物采集和渔猎阶段,食物采集的特点?

·2.原始农业出现对社会的影响?

·3.列举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

·4.说明国家产生的过程;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学习目标:

·1、了解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物种交流。

·2、认识食物物种的交流对世界历史发展带来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以前,食物物种交流主要在彼此邻近的地区和各大洲内部进行,也有一些跨洲的食物物种交流。公元前6000年左右,西亚的小麦、大麦等进入了欧洲。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间,通过丝绸之路,葡萄、苜蓿等传到中国,樱桃、杏等也从亚洲传到罗马。

——教材第8页;

二、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8—10页内容,了解“美

洲物种的外传”情况,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物种;

情境一

材料一:番薯(甘薯)种出海外吕宋(今菲律宾)。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桡确

(坚硬不肥沃)之地遍行栽播。——摘编自(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

材料二:清朝中期,百姓在福清、福州等地建立报功祠、“先薯

亭”,以纪念陈振龙引进甘薯和金学曾推广种植之功绩。

——摘编自《福州市政府志》

(1)依据上述材料,分析甘薯能在中国迅速传播的原因。

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进行殖民扩张

②国际贸易的发展,商人(陈振龙)的引种、推广;

③政府的倡导;④中国人地矛盾突出;

⑤甘薯具有适应性较强、产量高的优良特征。;

材料三:(甘薯)不需天泽,不冀人工,能守困者也;不争肥壤,

能守让者也;无根而生,久不枯萎,能守气者也。予行大江,天大旱,五谷不等,民食草木之实亡厌,今乃佐五谷,能助仁者也;可以粉,可以为酒,可祭可宾,能助礼者也;茎叶根皆无可弃,其直甚轻,其饱易充,,能助俭者也;毫童食之而不患便噎,能养老者也;童孺食之止其啼能慈幼者也;行道篙乞之??食之,能平等者也;下至鸡犬,能及物者也;其于士君子也,以代匾焉。——何乔远《闽书》卷一百五十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当时甘薯大规模引入对中国所产生的作用。

①有利于解决粮食饥荒问题;

②延长了中国人的寿命;

③促进了人口增长;

④扩大了土地的开垦利用。;

物种;

2分钟整理内化,1分钟提问;

品种;

2.成书于1621年的《群芳谱》载:“一鸣六月柿,茎如蒿,

高四五尺,叶如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一数二三十实。缚作架,最堪观。火伞火珠,未足为喻。来自西番,故

名。”据此推断当时传入我国的果蔬是()

A.马铃薯B.番茄C.辣椒D.南瓜;

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来被迅速推广,

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用面粉做成的食物品种繁多,风格迥异,小麦产业也随之兴盛。

水稻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水稻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用途;

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1、农作物的推广:

2、禽类的推广:

3、非洲物种的传播:;

情境二

材料: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酒”。17世纪中叶,荷兰人将咖啡移植到锡兰岛,后传到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18世纪初,咖啡传入拉丁美洲,这里成了日后世界咖啡的主产区。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英国的牛津、伦敦,法国的巴黎、马赛等地也相继开设咖啡馆。17世纪末18世纪初,咖啡馆在欧洲各个城市纷纷出现,并推广到北美的波士顿、纽约、费城。从此,欧洲和北美的社会生活中有了喝咖啡的习惯。人们在咖啡馆休闲聊天,咖啡馆成了社交的重要场所。

根据咖啡的传播和咖啡馆的普及,谈谈咖啡的传播产生了哪些影响。

①改变了欧美等地的社会生活习惯;

②咖啡馆成了社会的重要场所,形成了各地特有的咖啡文化;

③丰富了物质生活,有利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

·1652年,伦敦出现了英国第一家咖啡馆。

·17世纪中后期,咖啡馆在英国扎下了根。在当时伦敦任何一家宾客盈门的咖啡馆里,常见的场景是:各色人等汇集于此,抽烟、读报,谈论商业和贸易,传播小道消息,争论国家大事,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

●18世纪中叶以后,伦敦的咖啡馆出现了新的变化。辉格党人愿意光顾“斯米纳”等咖啡馆,托利党人则经常聚会于“怀特”等咖啡馆,经纪人喜欢聚集于

“乔纳森”咖啡馆,法律界人士集中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