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防欺凌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班级防欺凌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为落实《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及教育部《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指导手册》要求,结合我校阳光校园建设专项行动部署,我班于2023年9月15日至10月10日开展了为期25天的防欺凌专项自查工作。本次自查以全覆盖、深排查、准定位、实整改为原则,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班干部联席会、监控录像调阅、家长反馈等多维度方式,系统梳理班级潜在的欺凌风险点,现将自查情况及后续整改措施报告如下:

一、自查工作开展情况

(一)数据采集:面向全班42名学生发放《班级生活安全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0份(回收率95.2%),其中设置是否经历过语言讽刺/起侮辱性绰号是否被故意孤立/排除在活动外是否遭遇过推搡/抢夺物品是否看到他人被欺负但未干预等12项具体问题,采用无记名方式确保真实性。同时调取9月1日至9月30日教室前后门及走廊监控录像216小时,重点筛查课间、午休、放学后等薄弱时段的异常互动。

(二)深度访谈:针对问卷中23份标注有类似经历的回答,选取12名学生(含6名自述受害者、4名目击者、2名被标注为可能参与者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访谈,访谈地点选择心理辅导室,由班主任与学校心理教师共同参与,全程录音(已获学生及家长同意)。同时与8名家长进行电话沟通,重点了解学生近期在家情绪变化(如失眠、拒食、抗拒上学等)。

(三)日常观察:通过班干部安全信息员制度(7名班委轮值记录),收集9月1日至10月10日《班级异常行为日志》,共记录课间A同学被B同学故意撞掉书本午餐时C小组拒绝D同学加入QQ群出现E同学表情包恶搞等21条线索,结合班主任日常巡查(每日早中晚各30分钟)验证线索真实性。

二、自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语言欺凌隐蔽化,伤害持续性强

问卷显示,35%的学生(14人)曾被起过胖子四眼田鸡乡巴佬等侮辱性绰号,其中7人(占比17.5%)表示每周至少被叫2次。典型案例:男生张某(13岁)因体型较胖,自9月开学以来被同组男生李某、王某以移动肉山饭桶等绰号称呼,初期张某选择沉默,9月20日数学课上李某当众喊肉山别挡我看黑板,导致张某当堂哭泣并跑出教室。经访谈,李某、王某称只是开玩笑,未意识到对张某的心理伤害;张某母亲反映,孩子近期拒绝吃晚饭,体重两周内下降3公斤,睡前常说不想上学。

(二)关系欺凌群体化,弱势群体易受波及

问卷中28%的学生(11人)表示曾被故意排除在小组活动外,其中6人为转学生或单亲家庭子女。典型案例:转学生陈某(12岁)9月5日转入后,原班级小团体(4名女生)以她说话口音奇怪衣服土为由,在分组实验、课间游戏时明确表示不跟她一组。9月12日班级手工课,该小团体故意将陈某的彩纸藏起,导致其无法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陈某在访谈中哭述:我每天都假装去厕所,其实躲在楼梯间吃午饭,其母亲反映孩子出现咬指甲、做噩梦等焦虑症状。小团体核心成员吴某(班长)解释:觉得她融入太慢,不是故意欺负,未认识到群体排斥的严重性。

(三)网络欺凌匿名化,监管难度较大

通过检查班级QQ群(42人)、微信群(家长+学生)及个人社交账号,发现3起网络不当行为:9月15日23:17,匿名账号在班级QQ群发布X同学(女生)的丑照(实为体育课抓拍的擦汗照片),配文这姿势好像大猩猩;9月22日,某游戏群(含本班8名学生)出现Y同学(男生)是全班最笨的人的投票链接,Y同学未参与但被@27次;9月28日,女生赵某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某些人就该回农村种地,虽未指名但评论区有3名学生留言懂的都懂,经核实指向转学生陈某。经技术溯源,丑照发布者为男生周某(平时表现乖巧),其称想博关注;投票发起者为男生钱某(Y同学的数学竞争对手),认为Y考试抄我答案;赵某则因陈某被老师表扬作业工整而心生不满。

(四)肢体欺凌偶发化,边界认知模糊

监控录像显示,9月共发生5起肢体冲突:9月7日课间,男生孙某与李某因篮球争抢推搡(持续12秒,无受伤);9月14日午休,男生王某将张某的书包扔到卫生角(书包带断裂);9月25日放学后,男生刘某故意用脚绊路过的女生徐某(徐某膝盖擦伤)。经访谈,孙某称他先撞我,李某否认;王某解释开玩笑扔着玩,未想到书包会坏;刘某则说看她走路慢觉得好玩。被伤害学生中,张某选择自己修好书包不告诉老师,徐某因怕被说娇气未报告家长,仅由班干部简单劝开。

(五)干预机制薄弱化,多方责任待强化

1.学生层面:问卷显示,60%的目击者(24人)选择假装没看到,理由包括怕被报复不关我事老师不会管;仅10%(4人)会直接制止,30%(12人)会告诉班干部。

2.班干部层面:7名班委中,仅2人(学习委员、纪律委员)能主动记录异常行为,其余5人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态,如班长吴某未及时上报小团体排斥事件,称怕被说打小报告。

3.教师层面:班主任在9月仅处理过

文档评论(0)

都那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