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爆破公司自查自纠报告及整改措施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及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工作要求,我公司于2023年6月1日至6月30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安全生产自查自纠专项行动。本次行动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牵头,安全管理部、技术部、爆破作业队、民爆物品管理科等部门协同参与,覆盖公司总部、3个爆破作业项目部(A采石场爆破项目、B矿山基建爆破项目、C市政拆除爆破项目)及2个民爆物品储存库(甲库、乙库),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检查、人员访谈、模拟演练等方式,全面排查安全生产隐患,现将自查情况及整改措施报告如下:
一、自查工作开展情况
本次自查以“全覆盖、零容忍、重实效”为原则,制定了包含12大项、56小项的《安全生产自查清单》,重点围绕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民爆物品全流程管理、爆破作业现场管控、设备设施维护、人员资质与培训、应急预案与演练六个方面展开。自查期间,共出动检查人员42人次,检查作业现场18次,调阅台账资料237份,组织一线作业人员访谈58人次,开展盲炮处理、火灾应急等模拟演练3次,发现各类问题31项,其中一般隐患27项,较大隐患4项(已按规定向属地公安部门报备)。
二、自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存在漏洞
1.部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查阅2023年1-5月安全检查记录发现,B矿山基建爆破项目存在3次“爆破作业现场警戒范围未按设计方案执行”的问题记录,但责任追究仅停留在口头提醒,未按《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现场负责人李某进行经济处罚(制度规定扣罚当月绩效20%)。经访谈作业队成员,部分新入职爆破员(2023年3月入职)表示“不清楚岗位安全责任具体内容”,反映出安全责任宣贯存在“上热下冷”现象。
2.安全培训实效性不足。2023年上半年共开展4次全员安全培训(累计16课时),但培训内容多为法规条文宣读,缺乏案例分析与实操演练。抽查5名爆破员(含2名新员工)的培训考核试卷,发现“盲炮处理步骤”“起爆网络电阻允许偏差范围”等实操题平均得分仅62分(满分100分),其中新员工张某对“爆破后等待时间”(露天爆破≥5分钟,地下爆破≥15分钟)的回答错误(答为“3分钟”)。
3.应急预案更新滞后。公司现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21版)未根据2022年新购的数码电子雷管特性修订“起爆系统故障处置流程”,也未将C市政拆除爆破项目涉及的“周边建筑物振动监测”要求纳入专项预案,导致2023年5月该项目模拟演练中,监测组与爆破组协调不畅,延误处置时间12分钟。
(二)民爆物品全流程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1.出入库登记不规范。检查甲库5月出入库台账发现,5月12日领用的200发导爆管雷管,领用人签名栏为“王某代”,但未附王某与实际领用人(李某)的授权委托书;5月25日入库的1吨乳化炸药,《入库验收记录》仅记录“外观无破损”,未按《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GA837-2014)要求检测“药卷密度”(标准1.0-1.2g/cm3)及“殉爆距离”(标准≥3cm)。
2.运输环节监控缺失。公司2台民爆物品专用运输车(车牌号:XX123、XX456)的GPS定位系统虽已安装,但未与公安部门监管平台联网,6月5日XX123车运输途中因道路拥堵临时改变路线(原计划G107国道,实际绕行乡道),但未按规定提前向属地公安部门报备,运输台账仅记录“按计划运输”,与实际路线不符。
3.储存环境不达标。乙库温湿度记录显示,6月15日14时库内温度32℃(标准≤30℃)、湿度78%(标准≤65%),但当日《安全巡查记录》仅标注“正常”,未启动空调除湿设备(设备运行记录显示当日14时空调未开启)。经现场检查,库内4台温湿度传感器有1台故障(显示值与实际值偏差±5℃),未及时维修。
(三)爆破作业现场管控存在隐患
1.爆破设计方案审核不严。A采石场爆破项目5月18日的《爆破设计方案》中,“单孔装药量”计算错误(设计为5kg/孔,实际孔深8m、孔径90mm,按公式Q=q×a×b×H计算,q=0.35kg/m3,a=3m,b=3m,H=8m,正确装药量应为25.2kg/孔),技术部审核时仅核对了参数完整性,未复核计算过程,导致现场实际装药量仅为设计值的20%,爆破效果未达预期(大块率达40%,远超目标值≤15%)。
2.起爆前检查流于形式。6月10日C市政拆除爆破项目起爆前,爆破员陈某未使用专用欧姆表检测起爆网络电阻(仅目测导线连接),实际检测值为28Ω(设计允许范围15-25Ω),存在拒爆风险。经调阅该项目3次起爆前检查记录,有2次未记录具体电阻值,仅标注“正常”。
3.爆后检查不彻底。B矿山基建爆破项目6月12日爆破后,爆后检查记录显示“未发现盲炮”,但1小时后作业人员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XF 44-2015 消防头盔 XF 44-2015 消防头盔.pdf
- 2024-2025(最新版)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2024秋部编新教材).pdf VIP
- T∕CNFIA 135-2022 即食拌饭干制品.docx VIP
- 报关员的年终工作总结.pptx
- 小麦膜下滴灌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VIP
- T/CGCC 26-2018_食品用酒精保鲜剂.pdf VIP
- 工厂岗位职责说明书(岗位说明书).doc VIP
-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pptx VIP
-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docx VIP
- GB 50058-2014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