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造瘘护理护理查房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查房前评估要点
03
护理操作规范
04
并发症管理
05
患者教育重点
06
查房后流程优化
01
造瘘护理概述
01
造瘘护理概述
PART
造瘘是指通过手术在人体表面与空腔脏器之间建立一个人工通道,以便排泄体内废物或进行营养补充。
造瘘定义
根据造瘘目的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肠造瘘、胃造瘘、膀胱造瘘、尿道造瘘等多种类型。
造瘘分类
造瘘定义与分类
护理查房核心目标
检查造瘘口是否通畅,有无红肿、渗液、狭窄等异常情况,并评估周围皮肤是否受损。
评估造瘘口及周围皮肤状况
确保造瘘管道固定稳妥,避免脱落或移位,同时保持管道通畅,防止堵塞或扭曲。
向患者及家属提供造瘘护理相关知识,指导其正确进行造瘘口清洁、更换敷料等操作,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管道护理与固定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更换敷料和引流袋,预防造瘘口及周围皮肤感染。
预防感染
01
02
04
03
健康教育
适应症与禁忌症说明
适应症
禁忌症
肠造瘘适用于肠梗阻、肠坏死、肠道肿瘤等需要暂时或永久改变排便方式的患者;胃造瘘适用于食管癌、胃癌等导致进食困难的患者;膀胱造瘘适用于尿潴留、膀胱肿瘤等导致排尿困难的患者。
患者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造瘘口周围皮肤有感染或严重水肿;肿瘤已广泛转移,失去造瘘意义等。在这些情况下,应避免进行造瘘手术。
02
查房前评估要点
PART
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常规生命体征指标,以评估患者整体生理状态。
评估瘘口的大小、形状、颜色以及分泌物的性质,判断瘘口是否通畅、有无感染等。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体重、皮下脂肪厚度、血清白蛋白等指标,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
了解患者的排尿、排便情况,包括排泄物的量、性状等,以评估患者的排泄功能。
患者生理状态评估
生命体征
瘘口状态
营养状况
排泄情况
瘘口周围皮肤观察
皮肤完整性
观察瘘口周围皮肤是否完整,有无红肿、破损、皮疹等情况。
01
皮肤颜色
注意瘘口周围皮肤的颜色变化,如是否出现苍白、发绀、色素沉着等。
02
皮肤温度
触摸瘘口周围皮肤的温度,判断是否出现局部发热或温度降低。
03
皮肤感觉
询问患者瘘口周围皮肤的感觉,如有无疼痛、瘙痒、麻木等异常感觉。
04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包括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以及患者对造瘘手术的接受程度。
心理与社会支持需求
心理状态
了解患者家属对患者的关心和支持情况,以及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信任程度。
社会支持
询问患者对康复的期望和需求,包括生活自理、工作、社交等方面的需求,以便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康复需求
03
护理操作规范
PART
日常护理操作步骤
观察造瘘口情况
更换造瘘袋
清洗造瘘口
测量并记录排泄物
每日定时观察造瘘口颜色、形状、有无渗血、渗液等异常情况。
使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清洗造瘘口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干燥。
按照产品说明正确更换造瘘袋,避免污染和排泄物外溢。
准确测量并记录造瘘口排出的液体和固体的量和性质。
护理用品选择与更换
根据造瘘口类型、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造瘘袋,确保密封性和舒适度。
造瘘袋选择
选用温和、无刺激的皮肤保护用品,避免皮肤受损和感染。
皮肤保护用品
按照产品说明和医生建议定期更换造瘘袋和相关护理用品,确保清洁和卫生。
定期更换护理用品
清洁步骤
先用流动水清洗造瘘口周围皮肤,再用消毒液棉球擦拭消毒,最后用清洁纱布擦干。
消毒范围
以造瘘口为中心,向外扩展15厘米左右,确保消毒范围足够。
消毒用品选择
选用刺激性小、广谱杀菌的消毒液,避免对皮肤和造瘘口造成刺激。
消毒频次
根据造瘘口情况和医生建议,一般每天消毒1-2次,保持造瘘口周围清洁无菌。
清洁与消毒流程标准
04
并发症管理
PART
常见并发症识别
瘘口出血
观察瘘口周围有无渗血、出血现象,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瘘口狭窄
注意瘘口是否逐渐变窄,影响造瘘袋的排放,需定期扩瘘。
瘘口周围皮肤炎症
检查瘘口周围皮肤是否红肿、疼痛、有分泌物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造瘘袋脱落
及时发现并处理造瘘袋脱落,避免排泄物污染伤口。
无菌操作
在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减少感染风险。
01
定期更换造瘘袋
按照医嘱定期更换造瘘袋,保持瘘口清洁干燥。
02
皮肤护理
保持瘘口周围皮肤清洁,避免粪便、尿液等污染。
03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
04
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瘘口堵塞
如遇瘘口堵塞,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用生理盐水冲洗、更换造瘘袋等,确保瘘口通畅。
肠脱垂或腹膜脱垂
如发生肠脱垂或腹膜脱垂,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保护,避免脱垂物受损或感染,同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休克症状
如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等休克症状,应立即采取抗休
文档评论(0)